2025年 05月 09日
星期五
   | 气 温 : 26 度
搜寻新闻
繁体中文
即时新闻 视频新闻 要闻港闻 社 评国际两岸 财 经 娱 乐 体 育 马 经 副 刊 昔 日

研究血液蛋白浓度 揭示糖尿病併发机制 中大揭预测血管病变关键
发佈日期 : 2018-08-17

团队目前与威尔斯亲王医院的临床医疗团队合作,探索
黄聿(左)及其研究团队发现糖尿病併发的血管功能受
团队目前与威尔斯亲王医院的临床医疗团队合作,探索
黄聿(左)及其研究团队发现糖尿病併发的血管功能受

港中文大学医学院的研究团队一项研究显示,有助科研人员了解糖尿病併发心血管疾病的机制,以及研发早期检测方法。团队目前与威尔斯亲王医院的临床医疗团队合作,探索预测血管病变的方法。


本报港闻部报道


中大医学院生物医学学院教授兼中大心脑血管医学研究所所长黄聿领导的一项研究,揭示糖尿病併发的血管功能受损与细胞之间物质传导机制有关。研究团队经过在糖尿病小鼠的测试发现一种名为「精氨酸酶1」的蛋白在血液「外泌体」中的浓度明显上升,「精氨酸酶1」被传送到血管内皮细胞,破坏内皮功能。相关研究成果刚在美国科学期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报》上刊登。


血管内皮细胞是形成血管内壁表面的细胞层,负责控制血管收缩及舒张,从而调节血压。这些细胞暴露于血液中各种微小颗粒和载体,当中一种名为「外泌体」的载体,会携带来自其他部位细胞分泌的多种微小核糖核酸(miRNA)和蛋白等物质,被视为细胞之间物质传导的重要媒介,并会引发一系列生理和病理反应,包括炎症、肿瘤转移、传染疾病等。近年医学界有更多的证据显示,糖尿病和肥胖会导致外泌体中的物质含量(主要是miRNA)改变,但未有研究指出「外泌体」与血管内皮细胞受损的关係。


在研究期间,黄聿及其团队经过一系列蛋白组学比对分析,发现在糖尿病小鼠血液内「外泌体」,当中的「精氨酸酶1」含量显着增加。这种「精氨酸酶1」被传送到血管内皮细胞影响一氧化氮的合成,破坏血管内皮功能,最终引发心血管疾病。


与威院临床团队合作


黄聿表示,研究「外泌体」物质含量变化与血管功能的关係,有助科研人员了解糖尿病併发心血管疾病的机制和研发早期检测方法。这种细胞沟通媒介亦可能与其他心血管疾病例如高血压和高血脂等有关,团队正与威尔斯亲王医院的临床医疗团队合作,探索透过「外泌体」和其它血液微小颗粒去预测血管病变。


香港目前每10人中便有一人患上二型糖尿病。长期高血糖会破坏心血管功能,引致多种心血管疾病的併发症。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指出,一半糖尿病患者最终死于心血管併发症。美国疾控中心的研究亦显示,糖尿病患者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风险较一般人高出两倍。

您可能有兴趣:

1
熊猫活动突爆眼瞓捱轰 姜涛首回应:我好精神 被指焦点转非保育 姜:「对唔住啰,我哋好难抢到熊猫镜喎!」

2
熊猫活动娱乐化 安排访姜涛 陈卓贤时间比成立典礼长 海洋公园发相36张无熊猫独照 文体旅局懒理外界质疑

3
表:文体旅局答非所问

4


5
市民轰「家姐细佬后援会」熊猫主角沦陪衬 全场陈卓贤 姜涛粉丝举偶像名纸牌 质疑门票抽奖造假

6
6港人困缅甸电骗园半年被救出 不涉付赎金 邓炳强秘密亲赴泰国联合统筹行动

7
3得奖内地跑手遭取消资格 身份不符号码布属同一经理人

8
3得奖内地跑手遭取消资格 身份不符号码布属同一经理人

9
男子全马三甲肯尼亚包办 姚洁贞破个人本地半马纪录封后

10
有视障人士3小时内跑毕全马 创个人最佳成绩

11
周润发参与半马赛事(另)2小时24分33秒完成

12
称不满芬太尼等毒品流入美国 特朗普扬言对华商品加徵10%关税 中方强调无人能赢贸易战

13
林建岳:加徵关税将让美国通胀加剧

14
杜鲁多:与特朗普进行了良好交谈

15
大型演习恒常化 邀私营机构及市民参与 反恐专责组拟中小学课程增反恐应急知识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