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长期处于大压力的环境下,肌肉绷紧、关节错位相当普遍,痛症亦因缺乏伸展、营养不均及姿势不良等因素慢慢积聚起来,而且不少市民因工作需要或生活习惯养成长期坐或企,以上种种原因都会激发痛症出现,另外天气突变或冬天时,痛症个案亦会激增。註册嵴医黄先志道。 本报港闻部报道
每当起秋风,不时会听见患者说打风落雨前痛症便会復发。嵴医黄先志接受《成报》访问时解释,骨与关节之间有软组织连繫着,嵴骨与嵴骨之间亦有椎间盘作缓冲,所以人体才可以灵活地做出不同的动作。在嵴骨、肌肉、关节达至平衡的情况,即使天气改变,都不会容易出现痛症,相反,如果肌肉曾经被拉伤,关节出现错位,嵴骨与嵴骨之间的椎间盘密度减少,身体灵活度大大减低,组织之间的空间亦大大减少,故此容易出现摩擦,再者,天气变化时会有不同的气压,对曾经出现痛症的人士来説特别敏感,总觉得旧患处隐隐作痛,活动能力亦因而受阻。
颈痛「低头族」求诊数大增
他提醒市民,痛症可由多种不同的病因形成,提醒有长期颈痛、头痛、腰背痛等人士,宜及早寻求病因,接受治疗,以免令身体状况恶化,甚至丧失活动能力。嵴医黄先志表示,其中颈痛、头痛是香港人相当普遍的痛症,「低头族」这个名词并不陌生,但又有几多人可以做到「誓不低头」。长时间对着电脑及智能手机,加上缺乏伸展、姿势不良,令出现颈痛、头痛而求诊的患者大大增加。现已踏入秋冬季节,加上最近天气突变,气压不稳,诊所接获的病人个案,颈痛、头痛佔五成至六成。
颈椎错位可产生各种痛症
有位30多岁的女士备受颈痛困扰,却未有正视,直至天气转变,一觉睡醒时发现落枕,即「瞓捩颈」,其后出现手痹、耳鸣等徵状,导致难以入睡,十分难耐。嵴医黄先志指出,该名女士一向有颈痛的症状,由于天气及气压有所改变,令肌肉收缩,肌肉状态不佳,引致关节不能维持正常运作,不以为意的动作,亦有机会拉伤肌肉,令关节错位,痛楚自然加剧,活动能力亦受阻。
此外,有位十多岁的年轻人,连续十多小时对着电脑埋头苦幹,当他完成工作时,突发头痛,颈部肌肉十分绷紧,只可以乖乖躺下,弹动不得,否则天旋地转,失去平衡力,来看症时,需要家人扶着,每个动作都非常缓慢,否则令痛楚加剧,到了第三次治疗痛楚明显减退,她才不需要别人陪伴覆诊。
瞓捩颈、头痛、眼矇、耳鸣、手麻痹、肩膀痠软,以上种种都是有机会是颈椎错位的讯号,嵴医黄先志表示这些症状,可由多种不同病因引致,提醒有颈痛、头痛人士,宜及早寻医以进行适合的治疗。颈椎是大脑神经线向身体传递信息的主要通道,假如颈椎错位及令周边神经线受压,会影响信息传递及出现不同的痛症。
冬天用热敷有助放松肌肉
谈及嵴医手法矫正,他解释嵴医会以生物力学的槓桿原理,在无用药物的前提下,採用适合的嵴科调整手法,迅速的将嵴椎矫正。冰、热疗方面,可交替使用冰疗及热疗的方法,纾缓疼痛的感觉。热疗即是热敷、浸热水浴等,可加速血液循环,放松肌肉,尤其在冬天更见效用。但要留意,受伤后48小时内不宜使用热敷,假如扭伤可先以冰敷减少痛楚,48小时后才进行热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