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序入秋,大閘蟹蟹肥膏黃,不少老饕都打算來一場華麗「蟹」逅,飽嘗時令大閘蟹。不過,早前食安中心在市面抽取了五個大閘蟹樣本,首次發現當中兩個大閘蟹樣本內的致癌物「二噁英」及「二噁英多氯聯苯」含量,分別超標0.8倍及5.2倍,全部均是來自江蘇省兩間水產公司。食安中心指出,這兩間水產公司提供的大閘蟹數量佔全港七至八成,估計已流出市面,現時已下令回收。食物安全中心顧問醫生何玉賢表示,若平日愛吃脂肪類食物的市民,每月進食三隻四両重的大閘蟹,就有可能超出人體在二噁英的每月可容忍攝入量,可能會致癌或影響生育。
本報港聞部報道
食安中心助理署長(食物監察及管制)蔡美儀昨日在記者會上表示,在大閘蟹季節時期、即9月下旬開始,便開始抽取樣本進行檢查,前天收回政府化驗所報告。報告指抽查的五個大閘蟹樣本中,有兩個樣本的二噁英及二噁英多氯聯苯含量超標,今次是他們首次從大閘蟹中檢測到二噁英。何玉賢補充,人體攝取二噁英每月可接受標準為6.5皮克,但涉事兩個樣本分別含有11.7皮克及40.3皮克,換言之,涉事的樣本分別超標0.8倍及5.2倍。
已與15間進口商跟進
蔡美儀解釋,今次五個樣本中,三個來自進口層面、兩個來自零售層面,驗出毒素超標的樣本全部來自太湖,來自2間江蘇省進口商,分別名為「吳江萬頃太湖蟹養殖有限公司」及「江蘇太湖水產有限公司」。她指出,香港有15間公司向這兩間水產公司入貨,估計兩間水產公司提供了本港七至八成大閘蟹量。現時,中心已與15間進口商跟進,目前正在進行大閘蟹回收工作。她呼籲,如果市民已經購入大閘蟹,必須確認蟹源是否來自兩間涉事水產公司,又或向商戶查詢蟹源,她認為市民若不能確定蟹源,須立即停止食用。她又指出,今次他們亦有測試出滿意的太湖大閘蟹,故不能確認是否太湖大閘蟹出現問題。
何玉賢表示,今次大閘蟹內二噁英毒素不足以令食用過大閘蟹的市民造成急性中毒,但認為會造成慢性中毒,強調是一種毒性甚強的物質。他指出,根據國際專家的標準,每月可容忍攝入二噁英的分量為每公斤體重70皮克。若用一個正常體重60公斤成年男性為計,每月進食14隻大閘蟹,便會超出人體每月可容忍攝入量。不過,若是一些醫學上計為「高消費」入士,即平日偏好進食高脂肪類食物,如肉類、蛋類及海產等,何玉賢認為他們只要每月進食三隻四両重的大閘蟹,就會超出暫定人體每月可容忍攝入量。
難做到先抽查後進口
食安中心稱,二噁英是一組對環境具有持久性污染力的化學物質,也是一類劇毒物質,可導致生殖和發育問題,損害免疫系統,干擾激素,還可以導致癌症。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已把二噁英和二噁英樣多氯聯苯列為人類的致癌物。二噁英既可以從天然途徑釋出,亦會透過工業活動以副產品的形式產生,例如在冶煉金屬、製模或燃燒含氯的有機化學品(如塑膠)時,均會產生二噁英。二噁英是脂溶性的,不易分解,因此多積聚在脂肪組織,並於食物鏈內積聚。
對於政府能否先抽查大閘蟹安全標準,然後才批准進口至香港,蔡美儀坦言「很有難度」。她解釋,化驗二噁英屬於一個極為複雜的過程,今次的化驗需時約一個月,加上大閘蟹屬於新鮮食品,故未必可以做到先抽查後進口的做法。民主黨立法會議員黃碧雲則要求暫時停止進口所有大閘蟹,等待食物通過二噁英測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