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05月 03日
星期六
   | 氣 溫 : 25 度
搜尋新聞
簡体中文
即時新聞 視頻新聞 要聞港聞 社 評國際兩岸 財 經 娛 樂 體 育 馬 經 副 刊 昔 日

華大基因檢測結果一錯再錯 政府屢不嚴懲放生招致惡果
發佈日期 : 2021-04-23


化驗承辦商之一的華大基因,繼今年2月部分的新冠病毒檢測結果驗出「假陽性」後,昨日再因初步確診個案的數字完全不靠譜,被揭發再度出錯,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視察化驗所後相信,是兩個呈「強烈陽性」樣本意外污染了另外28個樣本所致。我們必須指出,華大基因今年2月發生類似事件後,食物及衞生局僅稱會密切留意該私營化驗所的測試準確度;今年3月,華大基因錯誤輸入資料,食物及衞生局也只是向對方發警告信。政府在華大基因面前像小貓般「張牙舞爪」,任誰也不覺痛,我們認為,政府今次必須嚴懲華大基因,否則他日可見仍會發生類似事件。

衞生防護中心昨日發現大約30宗的初步確診個案,當中21宗既遍布全港,同時沒有流行病學關聯,而且均來自華大基因化驗所,於是起疑,再邀袁國勇到化驗所視察,才揭發化驗所在樣本提煉核酸過程中會起泡,開蓋時氣泡爆破或會污染手套等器具,導致兩個呈「強烈陽性」樣本污染另外28個樣本,致「假陽性」結果。政府昨晚進一步披露,兩名較早前由內地返港的市民確診個案,以及保良局蔡繼有幼稚園暨幼兒園教師的「假陽性」個案,均是由華大基因負責化驗樣本,並在送往醫院再度進行檢測的結果呈陰性,同時對病毒抗體呈陰性。

翻查資料,華大基因過往已曾在各程序上出現偏差。今年2月,衞生署公共衞生化驗服務處在1月底和2月初覆檢在1月29日、2月1日及2月2日進行的新冠肺炎檢測結果時,發現由該私營化驗所檢測判斷為呈初步陽性反應的樣本,有樣本結果呈陰性。經醫院管理局安排相關個案重新採集樣本進行進一步測試後,結果亦呈陰性。換言之,今年2月華大基因已出現「假陽性」個案。這16宗「假陽性」個案,懷疑化驗所內有人涉嫌故意搖晃盛載深喉唾液樣本的器皿,破壞樣本,而影響了檢測結果。對於上述事件,食物及衞生局當時僅表示,會繼續跟進調查報告中的糾正及改善措施,並密切留意該私營化驗所的測試準確度,以盡力確保同類型事件不會再次發生。

今年3月18日,食衞局定期查核新冠肺炎檢測系統數據時,發現華大基因在上載陰性檢測結果時出現人為錯誤,導致系統未能向有關市民發送陰性檢測結果的通知短訊。食衞局當時認為情況極不理想,發出警告信責成華大基因嚴肅跟進。

然而,如今華大基因一而再、再而三地犯錯,反映食衞局之前兩次的「繼續跟進調查報告」及「發出警告信」的決定,對於華大基因而言可能是「耳邊風」。說實話,病毒檢測是抗疫過程中重要的一環,華大基因的犯錯絕不算小,因此政府今次必須嚴懲華大基因,否則他日可見仍會發生類似事件。

您可能有興趣:

1
羅淑佩「追星」心態未戒 留客消費成效 局長隻字不提

2
文體旅局不能本末倒置 大熊貓是國寶 不是明星陪襯

3
支聯會技術脫罪 難掩「外國代理人」真相 完善國安法合情理 防範外部勢力滲透

4
學生屢次偽造文書 僅被輕罰了事 中大校方縱容違法行為 令人失望

5
恐襲事件成功逃生的關鍵因素 在於反恐應急教育的普及程度

6
工業意外頻發背後 員工責任不容忽視

7
俄烏局勢不怕驟然惡化 唯恐溫水煮蛙漸走極端

8
兩電加價約1% 市民經濟壓力不輕 供應電力不穩定煩厭 須盡快解決

9
中日高級別政治對話 凸顯兩國關係漸穩定

10
政商民合作 成功辦大角咀廟會 夜光龍 街頭盤菜吸引外國旅客

11
入境處處長郭俊峯自製公關災難 審批奧蘇利雲來港 陷幾權謀私爭議

12
房屋署遷置彩虹邨住戶花15年過長 無強化社區支援 忽略待搬居民需要

13
內地經濟增長勝預期 利好因素眾多值期待

14
貨品份量減幅相當顯著 消費者購買力降夠慘情

15
大熊貓經濟如箭在弦 星級飼養員更添完美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