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07月 26日
星期六
   | 氣 溫 : 34 度
搜尋新聞
簡体中文
即時新聞 視頻新聞 要聞港聞 社 評國際兩岸 財 經 娛 樂 體 育 馬 經 副 刊 昔 日

猴痘威脅隱隱存在 香港必須多加提防
發佈日期 : 2022-05-23


新冠肺炎持續在全球傳播之際,猴痘也在逐漸傳開,歐美的個案正持續擴大。全球至少逾10個國家或地區錄得猴痘病例,而異於尋常的快速傳播速度,至今原因未明,讓外界憂慮。本港社會正致力期望與外界重新恢復通關,因此更絕對不能對猴痘的情況掉以輕心,政府或有需要開始留意相關情況,畢竟傳染病導致疫情的情況,已有新冠肺炎在先,多加提防是必須的。

翻查資料,猴痘是一種由猴痘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病,該病毒於1958年從研究用的猴子身上首次被發現,因此該病被命名為猴痘。人類感染猴痘最早出現於1970年在剛果民主共和國,自此猴痘爆發主要發生在中非和西非。猴痘症狀與天花相似,感染猴痘後的數天,患者會出現發燒等情況,而自發燒後約一至三天,口腔內會出現潰瘍,身體其他部位亦會出現皮疹。皮疹通常會在10天至兩星期內從斑丘疹發展到水疱、膿疱,然後是結痂,而在身體所有部位的皮疹一般會同步發展。過去的猴痘爆發中,患者的死亡率介乎1%至10%之間。

令人擔憂的是,猴痘正在全球持續擴大,至少逾10個國家或地區錄得猴痘病例,超過100宗確診及疑似個案,而異於尋常的快速傳播速度,至今原因未明,讓外界憂慮。有英國倫敦衛生與熱帶醫學院專家就形容,有關情況前所未有。

世界衞生組織日前召開緊急會議討論情況,稱歐洲爆發的猴痘疫情並不尋常,病毒在歐洲多國出現,顯示病毒已經傳播一段時間,但大部份個案病情輕微。有專家關注歐洲在夏季有較多派對和節日活動,病毒傳播可能會加快,但傳播速度不及新冠病毒,估計不會形成大流行。

儘管如此,但本港社會正致力期望與外界重新恢復通關,因此更絕對不能對猴痘的情況掉以輕心。日本傳媒引述岡山理科大學病毒專家森川茂表示,猴痘病毒除了會從動物傳播到人之外,也存在人傳人的可能性,但傳播途徑有限,不像通過飛沫傳播,在疫情地區,需避免隨意觸摸野生動物。我們認為,傳染病導致疫情的情況,早有新冠肺炎在先,因此香港有必要多加提防,市民應該更了解猴痘的特性與傳播途徑,這有助於防患於未然。

您可能有興趣:

1
羅淑佩「追星」心態未戒 留客消費成效 局長隻字不提

2
文體旅局不能本末倒置 大熊貓是國寶 不是明星陪襯

3
支聯會技術脫罪 難掩「外國代理人」真相 完善國安法合情理 防範外部勢力滲透

4
學生屢次偽造文書 僅被輕罰了事 中大校方縱容違法行為 令人失望

5
恐襲事件成功逃生的關鍵因素 在於反恐應急教育的普及程度

6
工業意外頻發背後 員工責任不容忽視

7
俄烏局勢不怕驟然惡化 唯恐溫水煮蛙漸走極端

8
兩電加價約1% 市民經濟壓力不輕 供應電力不穩定煩厭 須盡快解決

9
中日高級別政治對話 凸顯兩國關係漸穩定

10
政商民合作 成功辦大角咀廟會 夜光龍 街頭盤菜吸引外國旅客

11
入境處處長郭俊峯自製公關災難 審批奧蘇利雲來港 陷幾權謀私爭議

12
房屋署遷置彩虹邨住戶花15年過長 無強化社區支援 忽略待搬居民需要

13
內地經濟增長勝預期 利好因素眾多值期待

14
貨品份量減幅相當顯著 消費者購買力降夠慘情

15
大熊貓經濟如箭在弦 星級飼養員更添完美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