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07月 24日
星期四
   | 气 温 : 30 度
搜寻新闻
繁体中文
即时新闻 视频新闻 要闻港闻 社 评国际两岸 财 经 娱 乐 体 育 马 经 副 刊 昔 日

露宿者人数趋升 社会需多加关注
发佈日期 : 2022-11-24


最新一份《审计报告》发现,社会福利署的登记露宿者人数在10年间,上升了2.6倍,从2013年3月底的595人,上升至今年3月底的1,564人,而50岁以上露宿者的增幅更达3.3倍。长期露宿问题愈趋加剧,已露宿五年以上的人数由2014年佔总数42%,今年比例上升至47%。我们理解,露宿是复杂的社会问题,涉及不同范畴,而露宿原因也不一,包括个人因素,例如有经济困难、与家人不和,以及失去原有居所等。正因如此,社会更加需要多加关注,多思考箇中原因,才能解决这一社会现象。

《审计报告》提及,登记露宿者人数由2013年3月31日的595人,上升至2022年3月31日的1,564人,增幅为2.6倍。当中50岁或以上的露宿者人数,在这10年间由323人上升至1,070人,增幅为3.3倍。最常见的露宿原因是基于失业,以致无力支付住屋租金或无法找到可负担的居所。

至于长期露宿方面,截至2014年3月31日,746名登记露宿者中,有310人(42%)已露宿五年以上;截至2022年3月31日,1,564名登记露宿者中,露宿五年以上的已增至728人(47%)。审计署认为,由此可见,愈来愈多露宿者正过着中期至长期无家可归的生活。审计署还分析了截至2022年3月31日露宿者资料系统内1,564名登记露宿者的记录,发现有169名(11%)露宿者,曾在露宿者资料系统重新登记至少一次,这或可视作再次露宿。

我们认为,相关政府部门如社署固然有责任继续处理好露宿问题,例如持续检视露宿者在新冠疫情期间的需要,并继续为他们提供适切的支援,以及持续检视为露宿者提供的社会福利支援服务,以作进一步改善。然而,我们必须指出,露宿是一个社会现象,看似是不关自己事,但实际上又与社会环环相扣。露宿是复杂的社会问题,涉及不同范畴,而露宿原因也不一,包括个人因素,例如有经济困难、与家人不和,以及失去原有居所等,而上述种种问题,也许就发生在你我他身上。正因如此,社会更加需要多加关注,多思考箇中原因,才能解决这一社会现象。

简单而言,部份成功上楼的前露宿者,其导致露宿的根本问题未必完全处理,所以出现潜在性的再露宿危机,另外部分长期个案更加一直露宿,居住情况得不到改,归根究底,是源于导致个案露宿的诱因──包括个人问题及社会因素,要处理露宿的问题,就必须同时针对不同类别的个案提供相对的服务。

您可能有兴趣:

1
罗淑佩「追星」心态未戒 留客消费成效 局长只字不提

2
文体旅局不能本末倒置 大熊猫是国宝 不是明星陪衬

3
支联会技术脱罪 难掩「外国代理人」真相 完善国安法合情理 防范外部势力渗透

4
学生屡次伪造文书 仅被轻罚了事 中大校方纵容违法行为 令人失望

5
恐袭事件成功逃生的关键因素 在于反恐应急教育的普及程度

6
工业意外频发背后 员工责任不容忽视

7
俄乌局势不怕骤然恶化 唯恐温水煮蛙渐走极端

8
两电加价约1% 市民经济压力不轻 供应电力不稳定烦厌 须尽快解决

9
中日高级别政治对话 凸显两国关係渐稳定

10
政商民合作 成功办大角咀庙会 夜光龙 街头盘菜吸引外国旅客

11
入境处处长郭俊峯自制公关灾难 审批奥苏利云来港 陷几权谋私争议

12
房屋署迁置彩虹邨住户花15年过长 无强化社区支援 忽略待搬居民需要

13
内地经济增长胜预期 利好因素众多值期待

14
货品份量减幅相当显着 消费者购买力降够惨情

15
大熊猫经济如箭在弦 星级饲养员更添完美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