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 06月 08日
星期四
   | 氣 溫 : 31 度
搜尋新聞
簡体中文
即時新聞 視頻新聞 要聞港聞 社 評國際兩岸 財 經 娛 樂 體 育 馬 經 副 刊 昔 日電子報

調整警察入職要求 配合警政多元化 學警畢業要求不變 語文考核不馬虎
發佈日期 : 2023-05-05


香港警務處今天起,調整警員、見習督察及輔警警員入職要求,部分公眾人士大惑不解,質疑是降低警察水準,實是誤解而已。今次是警務人員招募政策的重大改變,也是一次與時並進之轉變。我們認為,今次只是調整入職要求,成功投考者仍需要經過嚴謹的香港警察學院訓練。以警員為例,受訓期內學員需要學寫呈堂的警誡供詞,並須在結業前透過模擬實景考核及給予評分,可見對文字工作的要求相當嚴謹。警員掌握這類實用文對執行職務綽綽有餘,別把他們當成是大文豪。


警方於去年4月1日已修改投考要求,毋須在港居住至少7年,只須為香港特區政府永久性居民便合資格。今天起,警隊再調整入職警員、見習督察及輔警警員入職要求,包括:(1)取消最低身高及體重要求,與其他紀律部隊看齊;(2)取消對配戴矯視工具的投考者進行不配戴矯視工具的視覺敏銳度測試,即投考者在配戴眼鏡或隱形眼鏡的情況下通過相關測試,會被視為符合視力要求。至於色覺測試的要求,則維持不變;(3)增設「警員中英文筆試」,為未達中學文憑試中英文科第2級的投考者提供另一個符合語文能力要求途徑。(詳見A3)


今次是警務人員招募政策的重大改變,也是一次與時並進之轉變,具兩大意義:第一,警務工作趨多元化,招募人才不只着眼於身高體重,而應朝向重用專才;第二,因應新一代的成長環境,不少人是在「電子奶咀」下成長,即家長或照顧者為使孩子合作,便快快提供手機作為誘餌,讓孩子可以安靜下來坐定吃飯及更衣等,但不少醫學研究指兒童過早接觸電子產品,會限制大腦發育及引致成癮問題,甚至視力出現問題,因此,不乏「四眼仔女」,如硬要不戴眼鏡,遲早是緣木求魚。


一些市民對改變招募政策大惑不解,質疑是降低警察水準。我們不表同意,因今次只是調整入職要求,增加投考人數,令可以考慮取錄人才選擇更多。任何成功投考的人士仍需要經過嚴謹的香港警察學院訓練。


以警員為例,所有通過遴選程序的投考人都需要接受接近半年(27個星期)的住宿訓練「學警警務專業文憑」,在一系列實務、體能、法例、戰術考核中,經過全面檢視學警執行警務工作的合適程度及能力後,先才可以畢業,執行職務。在警察學院的訓練課程是有專業認證,等同香港資歷架構認可的第四級別,即副學士或者高級文憑同級。


另一特別之處,是在訓練過程,學院對學員在文字工作設考核,而且要求嚴謹。據了解,學員結業前,需要接受俗稱「考餐」的模擬處理事故的考核,透過模擬各類事故,例如毒品案、盜竊、打鬥案等場景,測試學員怎樣處理這些案件,考核其對法例及警務程序的認識與運用。其後,學員需要即場在記事簿紀錄下來,然後再在指定時間內,寫下拘捕過程、警誡口供,以及處理事件過程等內容。因警誡口供需要呈交法庭,這部分既要正確無誤,亦需表達清楚。由此可見,學員接受實用文訓練,對執行職務已綽綽有餘。


警隊現有超過5,000個職位空缺,在剛過去的財政年度(2022至23年),警員與見習督察的投考人數分別為4,606人及3,391人,與上個財政年度比較保持平穏。在取錄人數方面,取錄了554名警員及165名見習督察,警員的取錄人數錄得14.5%升幅,見習督察取錄人數保持平穩。由此可見,每12人投考警員,最終只請1人,競爭頗激烈。然而,隨著香港陸續有大型基建項目落成,但本港勞工人口持續下跌,警隊需要未雨綢繆,擴大「搶人才」的渠道,以提升招聘效率及保持競爭力。

您可能有興趣:

1
推諉同為受害人不管用 愚蠢非涉騙案脫罪理由

2
配偶共用長者醫療券 相關手續須小心拿捏

3
運輸署車牌查冊指引不清不楚 新聞界冀相關條文寫得更清晰

4
朝鮮半島局勢須以溝通代替對峙 按雙軌並進思路重啟有意義對話

5
疫情加劇精神健康危機及發病率 政府分配人手資源宜優於其他科

6
港鐵感謝日源於服務延誤 市民寧要零故障多於補償

7
准未畢業大學生投考 作用有限 政府須改變職場文化 挽留人才

8
立法強制舉報虐待兒童方向可取 政府給予培訓等配套措施更重要

9
極端酷熱天氣悄然來襲 市民警惕意識有待提升

10
日出康城拆走主力牆 港鐵 屋宇署處理溫吞

11
落實與內地器官移植法律框架可達雙贏 社會應明白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道理

12
債務上限危機帶來短暫震盪 美國經濟衰退才屬真實風險

13
長洲飄色政治選材激減 市民發洩不滿渠道漸少

14
6中學生策劃炸彈恐襲案 情節嚴重 揭示老師應早辨識激進化傾向學生

15
中美關係舉足輕重惟遇困難 華盛頓須棄打壓心態免窒礙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