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 06月 08日
星期四
   | 氣 溫 : 31 度
搜尋新聞
簡体中文
即時新聞 視頻新聞 要聞港聞 社 評國際兩岸 財 經 娛 樂 體 育 馬 經 副 刊 昔 日電子報

老翁倒斃水泉澳邨寓所化白骨 關愛隊多關心獨居長者免重演
發佈日期 : 2023-05-16


沙田水泉澳邨一名獨居的69歲老翁,懷疑因病失救死去多時,直至昨早房屋署職員收樓時才赫然發現當事人死去,並已化成白骨。香港不時發生獨居長者在家中死去後,化成白骨的哀歌,以今次事件為例,房署自去年9月起已無法與當事人取得聯繫,但一直以為對方不在本港居住,直至八個月收樓才揭發悲劇。我們認為,社會各界均應多走一步關心長者,例如今次房署可增加警覺性,及早聯絡社會福利署。除此之外,關愛隊也應該多探訪長者,讓關心更加到位。


本港人口老化,有研究結果顯示,本港長壽長者的數目急劇增加,百歲長者人口由2011年的1,890人增加至2021年的11,575人,升幅超過六倍。此外,與10年前的數據相比,近年長者各項負面情緒均有所增加,更有約三分之一長壽長者經歷社交孤立(即一個月內接觸少於兩名親屬或朋友)。由此可見,隨著人口愈來愈老化,獨居長者數量也會愈來愈多。


不難發現,獨居長者在家中猝逝後無人發現,化成白骨的事件,在香港不算常見,但也絕不罕見。最新一宗發生於昨晨,一名獨居的69歲老翁,懷疑因病失救死去多時,直至房屋署職員到其沙田水泉澳邨單位收樓時,才赫然發現當事人死去,並已化成白骨。據了解,社會福利署會定期為當事人交租,自動轉賬予房署,而房署職員也會定時拍門了解一下情況。不過,房署自去年9月起已無法與當事人取得聯繫,拍門也無人回應,而該單位也再無使用水電煤,懷疑當事人並非在香港長期居住。直至八個月後,房署才在展開收樓程序時,發現原來當事人已經身亡多時。


長者人口趨增,有關當局有需要推出更多政策,以支援一班長者,特別是獨居老人。以今次事件為例,房署職員大可增加警覺性,而不是一開始便先入為主認為伯伯不在單位長期居住,並及早聯絡社署多加了解,或許能及早發現。保安員同樣擔當重要角色,當發現某住客突然不見了一段時間,便應該多加警惕,或許能阻止悲劇發生。


關愛隊同樣重要,正如政府組成關愛隊的目的,就是加強地區支援,與居民建立恆常聯繫,在突發和緊急事故發生時,關愛隊能迅速動員地區網絡,協助受影響的居民,急市民之所急。「與居民建立恆常聯繫」,正好讓關愛隊定期探訪區內長者,多加聯繫,讓關心更加到位,屆時同類的悲劇或者就能避免重演。

您可能有興趣:

1
推諉同為受害人不管用 愚蠢非涉騙案脫罪理由

2
配偶共用長者醫療券 相關手續須小心拿捏

3
運輸署車牌查冊指引不清不楚 新聞界冀相關條文寫得更清晰

4
朝鮮半島局勢須以溝通代替對峙 按雙軌並進思路重啟有意義對話

5
疫情加劇精神健康危機及發病率 政府分配人手資源宜優於其他科

6
港鐵感謝日源於服務延誤 市民寧要零故障多於補償

7
准未畢業大學生投考 作用有限 政府須改變職場文化 挽留人才

8
立法強制舉報虐待兒童方向可取 政府給予培訓等配套措施更重要

9
極端酷熱天氣悄然來襲 市民警惕意識有待提升

10
日出康城拆走主力牆 港鐵 屋宇署處理溫吞

11
落實與內地器官移植法律框架可達雙贏 社會應明白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道理

12
債務上限危機帶來短暫震盪 美國經濟衰退才屬真實風險

13
長洲飄色政治選材激減 市民發洩不滿渠道漸少

14
6中學生策劃炸彈恐襲案 情節嚴重 揭示老師應早辨識激進化傾向學生

15
中美關係舉足輕重惟遇困難 華盛頓須棄打壓心態免窒礙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