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 06月 08日
星期四
   | 氣 溫 : 32 度
搜尋新聞
簡体中文
即時新聞 視頻新聞 要聞港聞 社 評國際兩岸 財 經 娛 樂 體 育 馬 經 副 刊 昔 日電子報

公民黨註定走告別歷史終局 成立以來一直政治定位不清
發佈日期 : 2023-05-17


公民黨去年底換屆時,因為無人參選執委而成立「臨時執委會」處理清盤程序。公民黨主席梁家傑近日向黨員發通告,宣布將於下周六召開周年會員大會,緊接舉行特別會員大會。雖然通告沒有提及「清盤」,所謂「黨的將來掌握在你的手中」,此言實是海市蜃樓,也是笑話,黨內無人「接莊」任執委、又無資源,又不參政,還有「將來」嗎?公民黨成立17年,氣勢曾一時無兩,最終如此結局,我們認為這既是時代大氣候使然,也是公民黨未能調節政治定位的必然結局。

梁家傑去年底己預告公民黨因無人參與領導層改選,清盤是唯一命運;而臨時執委會的任期只有一年,主要工作是召開特別黨員大會,議決清盤。不過,特別黨員大會何時召開遲遲消息,直至本月初,黨員才收到消息。

根據該份「致全體公民黨黨員及核數師」通告,下款署名主席梁家傑,內文提及公民黨定於5月27日下午3時於北角黨總部舉行第18次周年黨員大會,特別黨員大會則緊接其後舉行。文末稱,「我誠意希望所有公民黨黨員盡力出席及參與上述之黨員大會,黨的將來掌握在你手中!」

該份通告實在有點可笑又可悲,還有「黨未來」嗎?根本已無退路,清盤是唯一出路。梁家傑接受傳媒訪問時說,看不到在清盤問題上有爭議,預料黨友分別發表感言後便會通過;至於剩餘的黨資產則會按黨章規定捐給慈善團體,初步決定贈予公益金,但估計扣除核數等各類費用後餘額不多,指肯定不是幾十萬。說穿了,與其說是「周年會員大會」,倒不如說是「悼念公民黨大會」,然而有多少人會感到可惜與不捨呢?

公民黨於2006年成立,主要成員來自法律界,不少曾參與關注政改的「《基本法》第45條關注組」,另外還有專業人士、學者等參與。成立之初,打着「為公為民、香港精神」口號的公民黨,由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學者關信基及大律師公會前主席余若薇分別出任黨主席及黨魁,為香港政治注入一股新氣象。

公民黨多位成員先後當選為立法會議員,2012年立法會選舉共取得六個議席,議席數目僅次於民建聯與工聯會,與成立多年的民主黨在政治上平分春色,支持度後來甚至有蓋過後者之勢。而在2016年的立法會選舉,公民黨共取6席,隨後因毛孟靜退黨而剩下5席,但在立法會內仍有一定的影響力。

公民黨成立之初,被視為專業、理性及民主派溫和派代表,又名「大狀黨」,該黨亦矢言要爭取以執政為目標,與特區、中央政府保持一定的合作關係;可是,公民黨最終未能成為執政中堅,現時多位已退黨的公民黨核心成員,包括前立法會議員楊岳橋、譚文豪、郭家麒等因為參與民主派35+初選而被起訴,至今仍然還柙。

公民黨在政治上再難有作為,究其原因,是公民黨定位一直不清,立場與行動易受外界及輿情左右,未有想清目標與後果,便因一時的輿情而提出。2018年香港刮起「山竹」十號超強颱風,巿民翌日上班困難,當時公民黨便倡議特區政可引用《緊急情況規例條例》讓巿民可以停工;最後諷刺地是特區政府引用《緊急法》,來訂立《禁止蒙面規例》。

其次,公民黨亦未能保持有理有節地與北京溝通合作。在「一國兩制」下,任何人若選擇加入政治架構,爭取與中央溝通以至合作,是必然之事。可是,公民黨在2010年與社民連一同發起「五區公投」,令該黨與北京關係惡化,隨後在林鄭月娥出任特首之初,該黨與特區政府關係雖一度好轉,但隨着社會強調「本土」之聲不絕,再加上2019年《逃犯條例》修訂草案推行,社會掀起反對示威浪潮,一切戛然而止;隨後北京推行《港區國安法》並完善選舉制度,公民黨在政治上難有路可行。

一個政黨若不參政、從政,最終只淪為壓力團體,難言有多少影響力或發展空間,再加上公民黨能否符合愛國者治港的條件,是為疑問,公民黨已不能再像往昔可吸引有志從政者加入。今天,公民黨以清盤告終,或許也是讓黨友全身而退的出路。任何有志繼續參政者,可再思考及調整定位,日後在政治路上重新出發,更為容易。

您可能有興趣:

1
推諉同為受害人不管用 愚蠢非涉騙案脫罪理由

2
配偶共用長者醫療券 相關手續須小心拿捏

3
運輸署車牌查冊指引不清不楚 新聞界冀相關條文寫得更清晰

4
朝鮮半島局勢須以溝通代替對峙 按雙軌並進思路重啟有意義對話

5
疫情加劇精神健康危機及發病率 政府分配人手資源宜優於其他科

6
港鐵感謝日源於服務延誤 市民寧要零故障多於補償

7
准未畢業大學生投考 作用有限 政府須改變職場文化 挽留人才

8
立法強制舉報虐待兒童方向可取 政府給予培訓等配套措施更重要

9
極端酷熱天氣悄然來襲 市民警惕意識有待提升

10
日出康城拆走主力牆 港鐵 屋宇署處理溫吞

11
落實與內地器官移植法律框架可達雙贏 社會應明白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道理

12
債務上限危機帶來短暫震盪 美國經濟衰退才屬真實風險

13
長洲飄色政治選材激減 市民發洩不滿渠道漸少

14
6中學生策劃炸彈恐襲案 情節嚴重 揭示老師應早辨識激進化傾向學生

15
中美關係舉足輕重惟遇困難 華盛頓須棄打壓心態免窒礙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