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04月 27日
星期日
   | 氣 溫 : 21 度
搜尋新聞
簡体中文
即時新聞 視頻新聞 要聞港聞 社 評國際兩岸 財 經 娛 樂 體 育 馬 經 副 刊 昔 日

落實與內地器官移植法律框架可達雙贏 社會應明白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道理
發佈日期 : 2023-05-29


社會近日熱烈討論跨境器官移植互助機制,甚至讓中央器官捐贈登記名冊出現不尋常的取消情況。不過,一切討論都需有理有據,翻查資料,內地未能成功匹配的器官在過去四年,每年大概有800至1,100個,以去年為例,最多未能成功匹配的器官是肝臟,有380多個,相反香港目前肝臟移植等待的平均輪候時間屬第二長,需要38個月。簡單而言,內地有器官太多,香港卻有病人在苦等,情況十分不理想。我們認為,盡快落實與內地器官移植法律框架,能夠達致雙贏,只是市民現時未知細節,有關當局需要花更多時間解釋,釋除市民疑團。


「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我們相信,香港盡快落實與內地器官移植法律框架,能夠達致雙贏,而理據在於內地未能成功匹配的器官,在過去四年每年大概有800至1,100個,以去年為例,最多未能成功匹配的器官是肝臟,有大約380多個。至於在香港,現實情況是等待肝臟移植的平均輪候時間為第二最長,達38個月。換言之,內地有器官剩下,香港卻有病人在苦等,情況不理想。現實情況是當相關法律框架落實,可以預見香港有需要的病人會受惠,而內地亦可減少浪費器官。


坊間總有人質疑中國器官捐贈的情況。事實上,中國器官捐贈數量和比例愈來愈高。根據《中國器官移植發展報告》,在2021年,中國完成公民逝世後器官捐獻5,272例、器官移植手術19,326例;每百萬人口器官捐獻率(PMP)從2015年的2.01,上升至2021年的3.73,這是自2015年開始實施器官捐贈制度以來的最高紀錄。中國器官捐獻、移植數量均居世界第二位。


與此同時,中國器官捐獻制度的國際認可,隨著國家的的器官捐獻和移植制度得到了改善和完善,並且在國際上獲得了愈來愈多的認可,例如世界衞生組織及國際器官移植學會等。中國政府也已經與許多國家簽署了相關的合作協議,以推動全球器官捐贈和移植領域的發展。例如中國與西班牙、意大利等國簽署了合作協議,以促進器官捐贈和移植領域的合作與交流。由此可見,中國的器官捐贈制度正在逐步得到國際社會的認可和支持。


當然我們理解,這是一個大課題,涉及的元素眾多,市民需要時間消化。因此,有關當局需要花更多時間解釋,釋除市民疑團。


另外,法律界立法會議員林新強日前提議,器官捐贈者可以優先獲得骨灰龕位,還說到「香港骨灰龕位可能是世界上尺價最高地方」。我們認為,這種做法等同利誘,等同「有償捐血」,應當予以反對的。首先,相關做法會令弱勢的一群減少了做適合選擇的空間,其二也令原本自願捐贈器官的人「消失」,令捐贈器官的本質起了根本變化。

您可能有興趣:

1
羅淑佩「追星」心態未戒 留客消費成效 局長隻字不提

2
文體旅局不能本末倒置 大熊貓是國寶 不是明星陪襯

3
支聯會技術脫罪 難掩「外國代理人」真相 完善國安法合情理 防範外部勢力滲透

4
學生屢次偽造文書 僅被輕罰了事 中大校方縱容違法行為 令人失望

5
恐襲事件成功逃生的關鍵因素 在於反恐應急教育的普及程度

6
工業意外頻發背後 員工責任不容忽視

7
俄烏局勢不怕驟然惡化 唯恐溫水煮蛙漸走極端

8
兩電加價約1% 市民經濟壓力不輕 供應電力不穩定煩厭 須盡快解決

9
中日高級別政治對話 凸顯兩國關係漸穩定

10
政商民合作 成功辦大角咀廟會 夜光龍 街頭盤菜吸引外國旅客

11
入境處處長郭俊峯自製公關災難 審批奧蘇利雲來港 陷幾權謀私爭議

12
房屋署遷置彩虹邨住戶花15年過長 無強化社區支援 忽略待搬居民需要

13
內地經濟增長勝預期 利好因素眾多值期待

14
貨品份量減幅相當顯著 消費者購買力降夠慘情

15
大熊貓經濟如箭在弦 星級飼養員更添完美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