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大仙民政专员黄智华参与由地区社团举办的欢送晚会,获地区人士筵开43席、数百人欢送,颇为盛大,引起部分政界人士批评浪费及有「巴结」之风。特首李家超昨天率先提出构建宴请新秩序,主张官员要互补分工出席,并期望筹办主礼活动的组织不要着眼于官员出席人数。我们认为,从来都是「客随主便」,当主礼方邀请出席者时,客人尽量都会出席,因此要纠正目前团体办活动「斗排场,斗多官员」的歪风,首要是主办方醒觉。高官减少出席无必要活动实属好事,可专注政务。
黄大仙民政专员黄智华获地区团体设宴欢送引起争议,特首李家超昨日回应事件,认为活动引起负面观感,应以此为鑑。他说,事件反映另一层次问题,关注不时有多名司局长出席同一活动。
我们翻查过去一年建制派政党及社团举行的多项大型活动均有多名司局长出席,部分活动更有逾10名高官同场。新民党党庆有特首李家超、政务司长陈国基、财政司长陈茂波、副律政司长张国钧及至少8名局长;自由党党庆有李家超、陈国基、陈茂波、律政司长林定国、3名副司长、至少12名局长出席;福建社团联会会董就职礼都有李家超及至少5名局长出席;新界社团联会会庆有李家超、张国钧及至少8名局长等。
李家超昨天提出藉机建立新共识,期望筹办主礼活动的组织不要着眼于官员出席人数。据了解,特首的新猷并非一刀切,已答允活动毋须取消,二是重要的大型活动,如国庆不会限制官员出席人数;三是相关政策范畴官员出席便可。
我们认为,对于社团而言,有官员出席主礼活动即可,毋须「斗大」、「斗排场」,例如立法会议员地区办事处开幕,不时有多位司局长同时出席,实在没有必要,可免则免。官员多与各方打交道和沟通是可以理解,但也要有选择性,政府内部要做好分工,要减少出席一些无必要的活动。
此外,组织者亦要明白不是愈多高官出席就显示政府的支持度,这与人数无关。在邀请官员时,先思考是否与团体有业务或合作关係,不要「斗排场,斗多官员」。 |
您可能有兴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