衞生署发现小学生视力近年有所下降,当中需要配戴眼镜的小一学生,由2015/16学年至2019/20学年期间,维持平稳在11%,但于2020/21学年就上升至15%,一直维持至2022/23学年。署方认为,新冠疫情期间,学生较少参与户外活动,亦花较长时间使用电子屏幕产品,以致中小学生使用屏幕产品的时间大幅增加。我们认为,在香港戴眼镜人士绝对普遍,而眼睛是灵魂之窗,小童以至是家长的护眼意识有必要进一步提高。
衞生署表示,学生健康服务中心为中小学生进行周年健康检查时进行视力测试,留意到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小学生,视力近年来有所下降。需要配戴眼镜的小一学生,由2015/16学年至2019/20学年期间,维持平稳在11%,但于2020/21学年就上升至15%,一直维持至2022/23学年。中小学生转介至视光师进一步评估的比率,亦由2018/19学年的9.4%,升至2020/21学年的16.7%,上学年才轻微回落至13.2%。
衞生署指出,学生在新冠疫情期间,较少参与户外活动,亦花较长时间使用电子屏幕产品,以致中小学生使用屏幕产品的时间大幅增加。根据问卷调查分析,于上课日每天花两小时或以上使用互联网或电子屏幕产品,进行与学业无关用途的小学生,比率则由2015/16学年的约26%,升至上学年的47.3%,中学生的情况亦大致相若。
要好好保护视力,市民应该使用合适的照明并减低屏幕的光度;观看屏幕时,应与屏幕保持合适距离并维持良好姿势;适时休息:遵守20-20-20护眼守则(每20分钟,远望最少20呎外景物作20秒休息);遵守30-40-50原则:阅读时,眼睛与电脑距离最少50厘米,与平板电脑距离最少40厘米,与智能电话距离最少30厘米;多眨眼;以及定期检查眼睛及保持良好观看习惯。除此之外,衞生署在本学年已恢復为各级中小学生进行健康检查服务,学生也可透过学校或直接到学生服务中心报名接受检查。
眼睛是灵魂之窗,然而在香港戴眼镜人士绝对普遍。以深近视人士为例,便较容易患上视网膜脱落。至于高度远视,也较近视更容易造成弱视的后遗症。我们认为,小童以至是家长的护眼意识有必要进一步提高,毕竟眼睛健康应当从小培育,否则影响一生。 |
您可能有兴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