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註册(修订)条例草案》在上届立法会会期,遇上了医学界议员梁家骝频频点人数拉布之下,最终未能完成三读。现届政府上场,人事有变,出现了突破口,就医疗委员会改革,政府腾出两个医管局及衞生署的议席,改为给医学专科学院(医专)经选举产生,变成医专会拥有四个席位。
对于要求一人一票选出代表的医学界言,这是一个可以收下的方案。医学界立法会议员陈沛然的反应是,医学界共识是由全港逾1.3万名医生选出医委会两个新增选举席位,不过现时政府建议该两席由医专6,000多名专科医生选出,有悖于医学界共识,但医学界聆听社会各界的声音,亦不想医委会改革争议持续,故医生也会作出让步,接受政府的新建议。
医学会会长蔡坚亦在上次拦阻修订通过出了很大力,他指出将两个官方代表席位拨给医专,不是一人一票产生,令到全港一半医生失去投票选择的权利,所以不是他们觉得完美的方法,但医委会改革已拖延多时,故此医学会只得「遗憾地接受」。
仍未松口的有公民党立法会议员,本身为专科医生的郭家麒,认为政府的建议「两头不到岸」,表示暂时难以评论是否支持方案,但给出的信息是,不想审议草案时拉布,只是觉得仍有与政府商讨改善条例的空间。似乎只是不愿意即时接受,要表达一下立场,若然普遍意见都接受,也是不会硬来的。
然后掀起的争议便是这两个席位如何选出来,医专前主席、现任委员李国栋医生指出,医专是培训医生,确保医生水平的机构,地位形同大学,刚完成专科训练的院士未必能胜任在医委会代表医专的工作,故此认为代表的委员应有一定的教育、研究和行政经验,蔡坚便听闻有人建议五年或以上的院士方可参选,认为在一半基层医生不能选举之后,再在医专内定下框框,便变成了「小圈子中的小圈子选择」;而又有意见认为医专应展示其开放与胸襟,在这种形式之下,选举资格扩大至所有註册医生,行一人一票选举之实。
两个取向都相信不容易为持另一种意见者所接受,其实选举就是要看选民看重的是甚么,由传统势力以经验为限,将有革新想法的排除在外,架设障碍,一定会令现今「遗憾地接受」的又放回反对通过的阵营,将突破演成了破局,相信放话希望选举能到公平、公正及公开的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陈肇始也是不会同意,也不愿意见到的。假若觉得经验辈分重要的,大可以在选举中标榜,以此作为吸引支持的重点,而不是用限制出选的方法。
政府这一让步,是将球丢到医生堆裏争夺,就算事情最后搞砸了,也不能怪到政府头上了,医生作为社会上的精英,真不要让旁边看戏的掩着嘴在笑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