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使人發熱,也間接令一些人頭腦發熱,製造了這個城市的熱辣話題。繼育有一子一女的歌手謝安琪對疫苗效用存疑的錄音傳出之後,黎明也來湊熱鬧,在其facebook個人專頁發文,懷疑現有市場的流感疫苗非常有可能還是往年季度的存貨,並非對抗新品種的流感疫苗,結果分別都有醫學界人士出來反駁,以正視聽。
注射疫苗預防疾病,功效不是百分百,港大醫學院院長梁卓偉便提供數據,計算感染者是否有注射疫苗,得出66%有效率,表示是一個非常理想的數字,並不是傳言中所說只得10%。我們明白為人父母,都會有很多擔心,恐怕自己所做的決定,未必是對子女有利的,當見到目前情況好像不受控制時,就會有一大堆疑問,古謂之「道聽塗說」,現在就是「網上分享」,其中對錯難辨,而往往是選擇相信自己想聽到的東西,從中反映的,就是對政府的信任危機。
梁卓偉被問到出現這種情況,是否因為政府解說不足,所以才使到謠言瘋傳?梁卓偉答的是「不是去指點哪裏做得不好,是想提出切實資料」,站在他的立場,實在不好說,但從現在要澄清謬誤,也要他這個處於政府架構之外的醫學院院長看不過眼,召開記者會,衞生署雖然也有回應,但是否應讓像梁醫生那般重視,走出來面對公眾,而不是只是發稿澄清呢?
其他有回應的還有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以及立法會醫學界議員陳沛然醫生,雖然他們都是有分量有權威的,但政府部門還是該在人心惶惶的時刻站前一點,而不是把應該要做的「外判」出來。
在政府如臨大敵,宣布小學及幼稚園停課之後,衞生防護中心總監黃加慶醫生便沒有再走出來,好像宣布停課之後,便是完成任務似的,而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到立法會時,只推說衞生署會澄清,沒有表態。而陳肇始的反應,便有一種「事不關己」的況味。
如果說如今流感疫情沒有像沙士或豬流感那般嚴重,所以不必日日走出來通報,向公眾傳達最新信息,只是在使用非常手段「停課」以控制疫情時,卻還是以尋常態度去面對,便顯出一面弓弩繃緊一面處之泰然的反差,好生奇怪。
政府部門都是較被動的,礙於架構,舉步維艱,只是現在也有些部門,譬如是警隊,便很積極的使用新媒體,並以趣味方法,在社交媒體提醒公眾一些防盜防騙、注意公眾秩序的信息,並且留意市民的擔憂作反應,有關公共衞生的疑問,走去親子討論區看一看便清楚,而早一點釋疑解惑,根本就是政府部門的責任,在怪責別人之前,要先看看自己是否已盡了本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