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 05月 30日
星期四
   | 氣 溫 : 25 度
搜尋新聞
簡体中文
即時新聞 視頻新聞 要聞港聞 社 評國際兩岸 財 經 娛 樂 體 育 馬 經 副 刊 昔 日

內地支援來港必須依註冊程序 政府誠信破產 在於虛掩資訊
發佈日期 : 2020-08-06


特首林鄭月娥尋求內地支援人員來港做檢測及建所謂的「臨時醫院」,做法未經深思熟慮,急就章而行,結果連日引起公眾質疑有關內地醫護人員的資歷問題,挑起兩地矛盾的不是市民和政客,而是政府自己。香港的醫療水平及資歷認證獲國際認可,突然卻以加強抗疫為由,全跳程序,不但影響市民,甚至敗壞專業資格的名聲。我們同意醫委會3名業外委員及2名業外審裁員所言,任何內地來港工作的醫生、護士及醫務化驗師,都必須依從適當的註冊程序,政府必須嚴肅依循制度辦理後續事宜。

特區政府於早前煞有介事發稿,指中央派員到港純粹協助本港加強病毒檢測,否認港人的樣本會「被送中」,更譴責網民故意散播不實謠言,會收集證據並仔細研究有關網民會否犯罪。作為一個負責任的政府,理應是清楚解釋政策背後的理念,釋除市民疑慮,而不是解決提出問題的人。

政府誠信破產,在於虛掩資訊,在傳媒不停追問有關檢測細節及內地支援人員來港的工作等問題時,虛虛掩掩,十足當日推出「銅芯口罩」的情況一樣,「擠牙膏」式回應,打從一開始已隱瞞負責為政府提供檢測服務的私營化驗服務提供者,其中有公司竟然是沒有符合做檢測的資格,把工作「判上判」,這點直至被傳媒踢爆後才承認,但仍然語焉不詳,還有很多細節不述。

對於政府連日來無詳細交代「內地核酸檢測支援隊」的具體工作內容,醫務委員會三名業外委員及兩名業外審裁員,包括陳永佳、梅卓能、林志釉、楊光輝、呂永翔,便以個人名義發聲明稱,任何內地來港工作的醫生、護士及醫務化驗師,都必須依從適當的註冊程序,促請政府嚴肅依循制度辦理後續事宜。

聲明指出,明白中央希望對香港疫情伸出援手,但任何醫生、護士及醫務化驗師等專業人員來港工作,都必須依從適當的註冊程序,確保持有本港合法資格進行相關專業工作,例如醫生應按照本地醫生註冊條例,以有限度註冊或暫時註冊程序登記,以確保他們的身份、工作操守、專業資格均受本地制度監管,而相關政府部門亦有義務,對有關人士負起任何專業上失當行為而引致的所有責任。

林志釉向傳媒表示,委員們在醫委會中的工作,就是要確保在港工作的醫生符合水平,這次並不是希望阻撓內地人員來港,而是希望確保他們有足夠資歷。他強調,醫療化驗團隊從事的工作有很高要求,需要有一定專業基礎,所以確保人員符合香港的專業要求,是必不可少的程序,不希望一旦出現錯漏時,才去追究責任。

我們認為,香港真的如政府所說,缺乏足夠有適當訓練及經驗進行新型冠狀病毒檢測的化驗人員嗎?如果可以容許個別私營化驗服務提供者,申請由內地引入合適技術人員,為進行相關檢測工作提供支援。既然如此,請政府交代以何準則挑選這間本身不合資格的公司呢?為何不開放予海外呢?是否以後香港所有引入技術員或服務等,都必須優先考慮內地呢?如是,請清楚說明,讓公眾知悉。

您可能有興趣:

1
車禍後果足以改變一生 司機駕駛態度必須正確

2
以色列戰時內閣存分歧 內塔尼亞胡政途有暗湧

3
極端天氣嚴重程度難估計 防洪工作須頻繁審視檢討

4
愛爾蘭等承認巴勒斯坦國 西方陣營絕非想像般團結

5
盛事活動再加碼 下半年財氣續現

6
伊朗總統萊希墜機遇難 政策立場穩不左右大局

7
特斯拉與蘋果公司態度積極 反映中國投資沃土地位不變

8
日本便利店取消24小時營業 反映後疫情時代缺人手普遍

9
習近平訪歐洲三國 推動務實合作之旅

10
騙案風險無處不在 長者更須提高警惕

11
香港擁搶人才優勢 配合政策相輔相成

12
外判商擅更改讀取權限惹人嘩然 消防處勿輕描淡寫資料外洩風險

13
眾議院補選3席全敗北 岸田文雄暫難挽頹勢

14
警方擬建中央數碼影像平台 合乎成本效益 提升工作效率

15
最低工資檢討或引入新方程式 決定因素簡單易明勞資均接受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