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盛行社交媒体,网民每天都从互联网接收到数以百计的消息,然而其中不乏各种虚假资讯。随着AI技术的进步,这种现象显得更为猖獗,甚至扩展到视听层面,合成影像多不胜数,以假乱真的程度令人防不胜防。
事实上,根据美国新闻媒体研究机构波因特学院(Poynter Institute)2022年的市场调查研究,高达62%受访者自认每天或每週都会看到不实资讯,可见大部分网民都理性认为互联网资讯不可尽信,然而如何防备却成为核心难题。质疑新闻的可信性或可靠「Fact Check」多方查证,但面对一些出处不明的高质素合成图像或影片,或许九成网民都未能看出真伪。好消息是,作为全球领先的搜索引擎Google宣佈,未来将新增三项功能协助使用者辨识假图。
首先,用户在Google搜寻图像时可以点击「About this image」查看歷史资讯,包括此图首次被 Google 搜索到的时间、首次出现网址,以及还有哪些网站能看到此图资讯。第二,Google将以特殊「标记」或「诠释资料」标籤自家 AI 产图工具生成的图像,清楚显示这些图片是由 AI 生成。最后,Google邀请其他平台或服务商合作,鼓励他们也在 AI 产图新增类似标籤。目前,知名AI图片生成工具 Midjourney 和 Shutterstock 都已经签署参加合作计划。之后加入计划的每家厂商都将在 AI 产图嵌入诠释资料,当使用者透过 Google 图片搜寻找到这些厂商的图片,会读取诠释资料并显示于搜寻结果。
目前来看,AI生成物于互联网横行,各种负面影响日渐浮现,辨别真伪成为重要功能。笔者认为,虽然诠释资料有可能遭删除或篡改,但不失为打击伪造歪风的尝试,相信将来打击伪造图片的功能会更完善。如此看来,相比起五花百门的AI生成工具,辨别AI生成物的软件或成为下一个潮流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