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07月 24日
星期四
   | 气 温 : 30 度
搜寻新闻
繁体中文
即时新闻 视频新闻 要闻港闻 社 评国际两岸 财 经 娱 乐 体 育 马 经 副 刊 昔 日

周五 财经脉搏 - 大湾区三强的变局 香港未来的定位(上)
发佈日期 : 2024-04-12



2024年开局以来,香港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从大湾区的布局而言,香港的位置以出现了质变。不同渠道亦有不少分析香港未来的定位。


 


2000年时,就GDP而言,香港是1,717亿美元,深圳是276亿美元(2,219亿人民币),广州是302亿美元(2,505亿人民币)。香港一支独秀,是广深加在一起的3倍,经济规模遥遥领先。而且,受到欧美国家认可,国际地位尊崇,综合影响力上更是遥遥领先。这符合大湾区区域内城市的布局规律,领头位置无出其右。


 


到了2023年,就GDP而言,香港是2.69万亿人民币,深圳是3.46万亿人民币,广州3.04万亿人民币,深圳虽然领先,但领先并不多,基本是三驾马车并驾齐驱,150公里方圆之内,有三个同一级别的头部城市,这明显不符合城市的布局规律。但踏入2024年,变局猝不及防的到来了。


 


2024年首季末,每天由香港来深圳的香港市民超过40万。他们到深圳来购物,来游玩,来吃饭,来看病,带来的直接结果是香港商业萧条,大量商铺空置。港人来深圳消费,主要是因为深圳的商品物美价廉,服务还好。在香港排队等3个月约医生,到深圳当天就能看病,而且收费极低,服务好,医术好。


 


客观而言,深圳的医疗、餐饮、百货商业、旅游业对于香港是降维打击,深港之间6个口岸来往方便,地铁无缝对接,港人来深圳能当天来回,比深圳人去东莞都方便,而两地服务和商品价格差异巨大,那香港的餐饮,百货,旅游业没有多少存在必要了。餐饮,商业是碾压表现,专业含量技术更高的教育、医疗,深圳也是碾压香港的存在,这点上,越来越多的香港人已意识到。无可否认,香港在高等教育及高端医疗上,仍存在优势,但那只是极少数人享用,与大多数普通香港市民关係不大,于大多数香港市民的选择亦没什么影响。


 


一个城市,核心竞争力还是产业,现在的香港,绝大部分是服务业,国际金融虽然仍具国际竞争力,也以肉眼可见的趋势在衰落,这点从港交所和深交所的交易规模天壤之别的差距就能看出来。歷史原因,离岸金融确实有独到的优势,但影响越来越小。


 


除了金融,香港的其他拿得出手的产业还真没有,商业和旅游业是建立在过去香港的超级地位之上,如今,连香港人都到深圳消费了,那外来人,还有多少会去香港呢?购物天堂,旅游胜地的名声似乎是活在过去,和金融遗址的调侃一样,是留个情怀。


 


篇幅所限,下周再与大家分享香港在大湾区格局变化下新的定位。


 


撰文:王德承


 

您可能有兴趣:

1
週二 时髦基金 唐人 - 爱康医疗业绩佳 获中信建投看好

2
週二 慕容风谈股 慕容风 创业板一周「小事」回顾(9月27至30日)

3
週二 投资风享 韩风 石油股无缘ESG加强指数?

4
週二 聪明钱走势(金星匯) 黎家聪 港股歷史性暴涨 投资者应如何应对

5
週二 股市论语 蔺常念 市场憧憬中央会持续出招救经济 股市再升

6
企业简讯

7
周一 金星匯 孙氏财技 孙天欣 新希望服务中期息派9仙 增持股信心

8
週一 中港两边睇 张嘉奇 联想集团获沙特官方基金投资 业务部署中东非洲 长远倍添爆发力

9
週一 楼市潮声 陈海潮 市道不济存货积聚 私宅动工落成双转慢

10
週一 勤丰证券101 国新办发佈《中国的能源转型》白皮书

11
週一 时髦基金 唐人 全球航空业料持续增长 中银飞机租赁看高一线

12
週一 金星匯 杨德华 恒指重上18000点 REITS及龙头科技股可看高一线

13
企业简讯

14
週五 市况总结 结算日靠稳 恒指微扬0.53% 科网个别发展 内银普遍受压

15
周五 搵钱帮 George yeung 香港中旅多年派息稳定可取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