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提到時間對我們很重要,每天24小時,一小時60分鐘,一分鐘60秒,可是,孩子們未懂得看時間和時間概念,若他們日常更沒有定時的作息時間,真的會更難明白到時間重要。筆者常聽到家長說,小朋友常常把食飯的時間拖延得很久,理應半個小時能完成的事,總要把食飯時間拖延一個多小時,待到飯菜都涼了才放進口。小朋友更會不願意睡覺,在零晨時分嚷著要玩,父母第二天還要上班,其實也弄得家長們很懊惱,因此家長跟小朋友的作息時間也要有規律,家長自己也要作出好榜樣,跟小朋友一起訂立生活作息時間表。
時間對小朋友來說有點抽象,小朋友明白早上是白天,晚上是黑夜外,我們也可以開始加深他們對時間上數字的認識。5的倍數跟時鐘有很大的關系,家長帶領小朋友看時鐘上數字與數字之間的小格,一小格是一分鐘,數字與數字之間相距便是5分鐘,每5個小格就就是一個數字,並教導他們寫上5的倍數,5、10、15……直至60。我們跟小朋友一起訂立看書或玩遊戲的時間,除了能增進親子彼此間的感情外,更讓他們明白5分鐘,10分鐘,15分鐘等大概是多久。
當小朋友了解到基礎的時間概念後,我們可以跟小朋友做一個時鐘的教材。首先,找出兩個用後清潔干淨的紙碟,兩紙重疊後再把硬卡紙剪裁紙時針和紙分針,再用雙腳釘在中間,我們提供顏色筆或數字貼紙給小朋友親自畫上或貼上,而對應底層的紙碟寫上5的倍數,那麼小朋友翻開上層的數字便能立即看到是多少分鐘。例子:如果1點30分,那麼小朋友便要把時針推至1字,分針推至6字,多嘗試練習,這樣便能夠輕鬆地學習看時間的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