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07月 25日
星期五
   | 氣 溫 : 26 度
搜尋新聞
簡体中文
即時新聞 視頻新聞 要聞港聞 社 評國際兩岸 財 經 娛 樂 體 育 馬 經 副 刊 昔 日

雷厲反腐「怕出事」 官員容錯機制助刺激改革
發佈日期 : 2017-03-24

圖為國務院各部委新掌門人早前宣誓就職。

【反腐懲貪】


中共十八大後雷厲反腐,導致部份官員「不敢為」。石家莊、長沙、廊坊等多地近期出台規定,明確黨員幹部在工作中可以容錯免責的情形,並明確由問責部門來承擔免責與否的認定。內地學者分析,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國家需要鼓勵各級幹部敢想敢幹,容錯機制可避免幹部在反腐大勢下因「怕出事」而懶政怠政。


本報兩岸組報道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健全激勵機制和容錯糾錯機制」。河北廊坊近期出台《鼓勵改革創新幹事創業容錯糾錯辦法(試行)》,規定黨員幹部可容錯14種情形。河北石家莊、湖南長沙、內蒙古全區今年2月也推出類似舉措,而重慶、四川、浙江、安徽、山東、上海、廣東等多省去年以來也開始探索公務員隊伍中的「容錯機制」。


前提是「出於公心」


據內地媒體報道,這些規定中,多數強調「容錯」的前提是幹部在幹事創業、改革創新中「出於公心」、「盡職盡責」,且結果「客觀上難以預見」。例如,內蒙古和四川的相關規定都強調,可予容錯免責的行為,是幹部在主觀上出於公心、擔當盡責,客觀上由於不可抗力、難以預見等因素,未達到預期效果、造成不良影響和損失的行為或失誤。


各地「容錯」機制大都強調法律法規沒有明令禁止、符合上級政策精神、經過集體民主決策程序等。如深圳和石家莊均明確「三個區分」,要區分幹部在推進改革中因缺乏經驗出現的失誤和錯誤,與明知故犯的違紀違法行為;上級尚無明確限制的探索性試驗,與上級明令禁止後依然我行我素;為推動發展的無意過失,與為謀取私利的違紀違法行為。


此外,為了解決幹部的後顧之憂,一些地方明確了對誣告誹謗的處理。例如,長沙規定了對誹謗誣告行為的認定標準和依法依規的處理方式,要為受到誹謗誣告的幹部澄清事實、消除影響,減輕心理包袱。至於對於領導幹部「出錯」後由誰來認定該不該免責,各地的規定均明確了免責申請的主要流程,免責與否的認定機構多是由問責部門來承擔。


改善當官不為現象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分析指出,在當前高壓反腐的大背景下,一些官員開始對工作畏首畏尾、消極懈怠,甚至出現為官不為現象。此外,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國家需要鼓勵各級幹部敢想敢幹、敢闖敢試,這是容錯激勵機制出現的兩大因素。中國的改革需要在幹部隊伍提拔更多改革者,若缺乏容忍改革試錯的保障制度會挫傷隊伍積極性。


「幹部爭做『太平官』,為了不幹錯,乾脆不幹事,因為『怕出事』而懶政怠政,這些最終將導致改革措施的難落地。」汪玉凱建議引入多元評價機制,「政府幹的事情好不好、對不對、能否免責,不僅應有紀檢等問責部門的認定,還應該引入社會評價,讓公眾參與容錯免責的認定程序,這樣才能保證認定的科學性,保證容錯機制有效發揮作用」。

您可能有興趣:

1
特朗普續質疑選舉存舞弊風險 賀錦麗籲選民拒絕仇恨 美國大選今投票初步結果或稍遲公布

2
歐盟對華電動車反補貼終裁措施 中方將起訴至世貿爭端解決機制

3
傳伊朗利用更強彈頭報復以色列

4
印尼火山噴發 釀10死

5
強調保護主義無前途 普惠包容經濟全球化符合各方利益 王毅稱歐盟對華電動汽車加徵關稅明顯違背世貿規則

6
有民調顯示賀錦麗領先特朗普縮窄至1個百分點

7
韓國估計逾萬名朝鮮士兵身處俄羅斯

8
傳美國推動以色列與黎巴嫩真主黨停火60天

9
多名高層疑遭以軍擊殺 以色列稱真主黨已變群龍無首

10
中國將向黎巴嫩提供緊急人道主義援助

11
王文濤與雷蒙多通話 中方促美方及早取消對華企業制裁

12
2科學家奪諾貝爾物理學獎 表揚對人工智能貢獻

13
中方強烈譴責恐怖主義行徑 要求巴方緝拿兇手並依法嚴懲 中資企業車隊巴基斯坦遇襲2中國公民死亡

14
內塔尼亞胡稱必須向敵人反擊

15
2美國科學家奪諾貝爾醫學獎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