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近代史上最漫长的反迫迁、反开发抗争案「圣母荒地机场计划」,当地时间17日终于落幕,法国政府正式放弃开发。消息传出后,据守湿地53年,不断与财团、防暴警察对垒的抗争组织无不欢欣鼓舞,但地方开发派团体极度不满,认为法国已在圣母荒地问题上蹉跎了半个世纪,白烧了10亿欧元(约95.5亿港元),政府却屈服于「环保民粹」,扬言定会让马克宏政府付出代价。
本报国际组报道
位于法国西部罗亚尔-大西洋省的圣母荒地,拥有欧洲相当珍贵的湿地环境,但自1965年开始,该区却被划为国际机场预定特区,漫长的官民抗争自此展开。当时,欧洲航空交通正高速发展,法国政府一方面想开发地方经济,另方面也想扩张跨大西洋的空中贸易,故看上人口稀少、土地便宜的圣母荒地。不过,担心土地被徵收、机场影响生活、湿地环境遭破坏的地方居民与环保人士,因农民团体领衔而起反抗。
抗争者鼓舞 开发派不满
各方压力下,新机场建案就此「顺延」,但官方暂停的同时,罗亚尔-大西洋省政府却逐步徵收圣母荒地周边4,000多公顷土地,划为开发待用的「缓冲管理区」,至2000年,社会党籍的法国总理若斯潘(Lionel Jospin)才令「重启开发」。法国政府认为,担当罗亚尔-大西洋省空中门户的南特机场,目前能接纳的旅客吞吐量已满载饱和,但周边土地已无扩建空间,故兴建圣母荒地机场,即是法国开发「大西部」是一定要幹的发展建设。
不久后若斯潘就因大选失利退出政坛,但圣母荒地的开发案却愈演愈烈,这段时间各级政府虽加快了土地徵收与工程脚步,惟环团人士与地方农民亦强烈反弹,以「圣母荒地是重要的湿地,其自然资产包括多种濒临绝种的动植物种」为由,向各级法院提出诉讼。
1000防暴警被4万人包围
开发区内则有十多个不愿配合开发的「钉子户」陆续收到搬迁强制令,有「官逼民反」的气氛,但也激怒了法国舆论,自2008年开始,大批环团与反迫迁声援者纷纷在开发区发起非法移居的「佔领行动」,建立对抗营寨、成立「防卫区」,对抗开发的佔地更已自成为数百人规模的小型社区。罗省政府曾多次试图驱离圣母荒地的佔地者,往往引发更大民怨、刺激更多民众挺身而出,像是在在2012至13年间,双方就曾爆发过多次暴力冲突,更出现1,000名防暴警察被4万抗争者包围的悬殊状况。
眼见开发已拖延太久,地方民怨又不见消散,马克宏政府最终在「公共利益」与「地方强烈反对」声明下,当地时间17日正式宣布放弃圣母荒地,53年的开发缠斗终划下句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