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報道】民進黨的選情原黯淡,但一場由反對修訂《逃犯條例》的風波,把蔡英文從跌勢拉上來,她在聲援香港示威者的立場清晰而強硬,憂心中共硬把「一國兩制」的模式硬套台灣,於是誘發大批年輕人出來投票,運用手中選票投民進黨,支持蔡英文,以示抗共。國民黨韓國瑜去年3月於大陸高規格安排下,高調訪問港澳及大陸,反而曝露了他的「中共代言人」身份,令台灣民眾覺醒「票投韓國瑜即票投中共」,民意開始反彈。兩人民意此消彼長下,蔡英文勝出不無道理。
時事評論員鄭漢良表示,民進黨前年「九合一」選舉大敗,原因包括經濟和外交失利,但去年香港局勢有助蔡英文突出台灣主權問題的重要性,反而國民黨韓國瑜在香港問題上表現閃縮,但韓國瑜得票遠超上屆黨友朱立倫,反映「韓流」依然強勁。
#國台辦或有領導層要問責下台
鄭漢良分析,蔡英文仍不會承認「九二共識」,但會尋求與大陸對話,估計北京未來的對台政策有幾個可能性,包括仿效李登輝前總統時期的做法,派出密使打破僵局,或者透過滲透台灣以削弱當地的民主基礎,甚玉。中共總書記習近平也可能以更強硬手段包括出兵處理台灣問題。他認為,香港中聯辦主任已經有換人先例,如果在這次選舉後,國台辦領導層有人需要問責下台也不足為奇。
台灣文化大學行管系教授項程華指出,由於香港反修例事件盤據了台灣近半年的新聞,使得民進黨的精神動員成功,年輕選民幾乎全面倒向他們。尤其年輕人了解世事的管道,往往來自社交網站而非傳統媒體,網路上一面倒大罵中共,在兩岸政策上走溫和路線的國民黨,就得不到青睞。
淡江大學全球發展學院院長包正豪認為能夠主導網路輿論的一方,還是穩居優勢。韓國瑜上次高雄市長的勝利,當時也是掌握了網路的優勢。綠營利用香港反修例事件訴諸「亡國感」,藍營被打成「親中賣台」的局面,原先在2018年九合一獲勝的經濟優先論述,就顯得完全不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