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港聞部報道】香港社會近年政治爭議事件不斷,法官裁決衍生出來的相關案件後,遭批評辱罵的情況有所增加。在「佔領事件」之後,時任律政司司長袁國強曾經表明,批評政治檢控的說法不公平,更認為對法院判決作出非理性的批評,影響到法律界的工作。
辱罵「狗官」 叫「小心睇路」
由「佔領事件」引發的案件裁決,引起部分組織或人士批評法官。去年2月,負責審理「七警案」的法官杜大衛作出判決,判七名警務人員入獄兩年,事後「保衛香港運動」等組織成員辱罵法官為「狗官」,更將其照片改成「狗樣」。
有關言行惹來關注,律政司當時表明會作出跟進,又指惡意攻擊法官有可能構成藐視法庭,勸喻社會人士不應惡意攻擊法官或作出損害司法行為。時任律政司司長袁國強當時表明,市民對司法判決和法官言行有批評和評論自由,但並非無限制,應在法律框架下進行。他之後重申,社會人士批評政治檢控的說法不公平,認為對法院判決非理性的批評會對法律界的工作造成影響。
「佔領事件」還引發了多宗涉及「佔領者」的案件,部分有人獲判無罪,有人示威高呼「警察拉人,法官放人」。時任副刑事檢控專員梁卓然表示,經常都會有不同批評,但有關說法「對法官很不公平」,因為法官只考慮證據作裁決,這亦是其責任所在。
另外,2015年7月,暫委裁判官陳碧橋處理反水貨客示威案,他在判刑時透露,自宣判一名女示威者以胸襲警罪成後,不斷受到威嚇,而當時網上亦出現要陳碧橋「小心睇路」,更有攻擊其家人的言論。陳碧橋當時強調:「我不會因為威嚇而感到憤怒加重量刑;我不會因為威嚇而感到害怕減輕量刑。」律政司發言人當時表示,不排除就此展開司法行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