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 03月 23日
星期四
   | 氣 溫 : 24 度
搜尋新聞
簡体中文
即時新聞 視頻新聞 要聞港聞 社 評國際兩岸 財 經 娛 樂 體 育 馬 經 副 刊 昔 日電子報

263人中伏大部分內地人 被捕律師申偉基曾入經民聯 警破近5億投資騙案拘3主腦等24人
發佈日期 : 2020-12-10


【本報記者報道】警方搗破一個詐騙集團,涉嫌以投資基金方式,騙取263人金錢,大部分是內地人,涉款4.75億元,單一最大損失為2,000萬元。警方已凍結集團約4.2億元資產,包括5,000萬元銀行存款及11個約值3.7億元物業。警方共拘捕24人,包括集團三個主腦,當中一人為執業律師,以及11名保險經紀,他們分別涉嫌串謀詐騙和洗黑錢。

據悉,被捕的三名主腦,分別是80後兄弟申焯栢及申偉基和陸麗貞,在香港曾進行買賣物業及農地投資。其中約40歲的申偉基是執業律師,根據律師會網站的律師名冊,他自2016年7月22日獨資經營申偉基律師行。據資料,他曾加入經民聯擔任沙田火炭的地區幹事,2015年區議會選舉前他退黨轉區到西貢運亨,硬撼競逐連任的新民主同盟范國威,落敗後絕跡政壇。

說買投資連繫式保險 訛稱年有9至12%回報

商業罪案調查科高級警司游健雄表示,警方去年1月接獲一間國際保險公司及多名受害人報案,指有人購買一款「香港投資基金」後被騙。據了解,該間保險公司是安盛。調查後發現一個詐騙集團早已在開曼群島成立投資基金,以一幢2億港元的本港物業及海外公司作為基金資產,令國際保險公司相信基金是「合法」,成功在公司的「投資連保險平台」買賣。

詐騙集團之後在本港控制一間保險公司,游說投資者,稱可以利用保費購買基金,保證每年有9%至12%回報,但其實相關保費最終轉至集團主腦及公司戶口,用作經營借貸生意、還款等。前年7月基金價值突然大跌93%。去年2月,詐騙集團更利用財技,用約1,300萬元「可換股票據」換走基金旗下所有資產,宣布清盤,最終263名投資者共損失4.75億元。受害人中有250人內地人、10名香港人及2馬來西亞人,年齡由24至77歲,有主婦、退休人士,以及社會中高層人士。當中有一名受害人,損失2,000萬元,而損失最細的個案為20萬元。

警凍結約4.2億元資產 警考慮充公11個物業

游健雄續稱,商罪科本周三進行代號「峭鋒行動」的拘捕行動,以串謀詐騙及洗黑錢罪,拘捕24名詐騙集團的骨幹成員,共13男11女,年齡由28至64歲,當中包括三名集團主腦。集團主腦包括兩名海外投資基金管理公司董事及一名本港執業律師,骨幹成員中有11名為保險代理,警方同時凍結或將會凍結集團4.2億元資產,包括凍結5,000萬存款及申請凍結總值3.7億元的11個物業。被捕人士目前全部被扣查,而警方行動仍然繼續,並與內地執法部門跟進,不排除有更多人被捕。

商罪科督察方瀚豪指騙徒於香港控制一間保險經紀公司,並在開曼群島成立涉案的「香港投資基金」,以誘使受害者上當。集團早於2013年底開始行騙,於內地及香港向逾200多名受害者推銷,聲稱「香港投資基金」為「跨國保險公司」旗下的基金,說服對方購買「投資連繫式保險」的基金,實際將受害人的保費投資到詐騙集團的基金中。

其實「香港投資基金」不是屬於該間國際保險公司,而是獨自註冊基金,騙徒游說受害人透過保險公司投連險平台投資「香港投資基金」,由於有關投資涉及不同海外公司,加大非專業投資者的認知難度。另外,經紀推銷時聲稱基金有2至5年期的「閉鎖期」,又訛稱每年有9至12%回報,誘騙受害者購買高風險基金。



您可能有興趣:

1
狄志遠倡政府准市民公眾集會蒙面 遭炮轟混淆視聽 檢3D打印槍證國安隱患仍存

2
近期涉及本土激進主義案件

3
瑞士政府介入 避免信心危機惡化 瑞銀254億港元收購瑞信 逾千億債券淪廢紙

4
證監會:瑞信事件對香港市場影響很小

5
滙豐3分行試行7天營業

6
竹篙灣醫療站「退伍」 汲取經驗助應對公共衞生風險

7
屯門醫院多1新生嬰染呼吸道合胞病毒 1男嬰情況危殆

8
與普京互相形容為「親愛的朋友」習近平國事訪問俄羅斯

9
烏克蘭冀習近平訪俄 讓戰事結束

10
美國向烏克蘭提供價值3.5億美元新一輪軍援

11
同案2被告被判監禁5至10個月 姜嘉偉認隱世市集售煽動書被判入獄8個月

12
水警總督察林婉儀殉職後於警方FB留言稱「抵死」 時任男警發表煽動言論罪成被判囚10個月

13
區諾軒供稱初選計劃甫開始已有瑕疵

14
國際燃料價格近期回落 兩電料燃料調整費稍後將下調

15
新巴城巴合併 勞資達員工安排協議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