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07月 25日
星期五
   | 氣 溫 : 25 度
搜尋新聞
簡体中文
即時新聞 視頻新聞 要聞港聞 社 評國際兩岸 財 經 娛 樂 體 育 馬 經 副 刊 昔 日

竹篙灣醫療站「退伍」 汲取經驗助應對公共衞生風險
發佈日期 : 2023-03-21

社區隔離設施的環境與一般的醫院及診所差異甚大,故
醫管局社區隔離設施主管醫生黎靖匡醫生(中)表示,
醫療站人員除要適應全新服務模式,也要隨機應變,團
社區隔離設施的環境與一般的醫院及診所差異甚大,故
醫管局社區隔離設施主管醫生黎靖匡醫生(中)表示,

社會邁向復常,竹篙灣社區隔離設施已於上月底結束運作,醫院管理局在隔離設施內的醫療站完成歷史任務,醫護同事已各自返回自己的工作崗位。過去一年多的寶貴經驗,不單成為我們的共同回憶,更是我們推動醫療服務進步的新動力。

撰文:醫院管理局

去年年初正值本港新冠疫情高峰,竹篙灣由最初的檢疫中心,轉為社區隔離設施,醫管局亦於同年2月在竹篙灣設立醫療站,照顧入住的輕症患者,冀減輕入院壓力及加快病床流轉。醫療站的跨專科醫療團隊會為病人提供一站式支援,如提供評估篩查、處方新冠口服藥,以至情緒輔導等。

營運一年多以來,醫療站合共為病人提供超過33萬次的電話醫療諮詢服務,並提供超過9萬次遙距症診及超過10萬次外展服務。去年8月疫情高峰,醫療站每日需處理約800次遙距醫療及800次外展服務。

回想起當日設立醫療站,醫管局社區隔離設施主管醫生黎靖匡既擔心又期待:「由一般的醫院或診所,搬到社區隔離設施提供治療,初期有很多新事物要摸索,既要適應全新服務模式,也要懂得隨機應變。運作初期,大眾對運作有不少意見,全靠醫療團隊及政府部門合力理順安排,市民才逐漸改觀。」

跨專科醫療團隊發揮所長

要開設醫療站,第一個要處理的是人手問題。疫情下公立醫院人手緊張,不過各醫院仍然咬緊牙關調派人手到竹篙灣設置醫療站,亦有部分人來自私營機構,在疫情高峰,醫療站有逾百名醫護人員進駐。這反映了同事都對竹篙灣醫療站紓緩醫院服務壓力的期望,使黎醫生更珍惜竹篙灣的人力資源。

黎醫生設計服務模式及編排工作時,會認真審視所有成員的工作背景,務求所有同事都可以發揮所長。例如醫療站會分流確診新冠病毒病的兒童,安排兒科醫生及早跟進;又識別受情緒困擾的高風險病人,由精神科護士及早介入。此外也會與民安隊及其他政府部門緊密合作,提供醫療以外的服務,即使是輕症病人,相信也感受到醫管局的全人醫療服務。

運用遙距醫療技術

由於需要照顧大量病人,醫療站在營運期間參考遙距診症運作,例如醫療團隊外展工作時使用的智能血氧、血壓儀、溫度計等病人維生指數,會自動上傳到電腦系統。隔離設施內的遙距診症及送藥服務,亦能讓前綫同事減少穿梭隔離設施的時間,讓有需要的病人盡早獲處方抗病毒藥物。

疫情是智慧醫院的催化劑,黎醫生期望,遙距醫療的經驗長遠有助公營醫療系統運作更得心應手 : 「這次經驗對我們篩選合適的病人接受遙距醫療提供更多參考數據,我們也發現部分長者或行動相對不便的病人,對電子科技需要時間適應。這些體會都有助我們微調遙距醫療服務,以更符合病人期望。」

您可能有興趣:

1
五月天從北京無名高地冷場 走至鳥巢之巔

2
32歲鐵粉警員執勤受重創 五月天語音打氣 阿信:希望你趕快好起來

3
父帶亡兒照入場看騷掉下眼淚 阿信許諾天堂開唱 並肩坐雲端

4
仔仔佻皮 替阿信裝兔耳朵 言承旭目睹 默契支援

5
冠佑女兒「小玫瑰」登巨蛋壓軸場 「花粉」應援物送達 感動又開心

6
蔡康永突襲提戀情 阿信語塞 話題急轉彎 安歌獻母親最愛《愛情萬歲》

7
五月天巨蛋今舉行最終場  傳F4驚喜合體 已低調綵排

8
阿信突開IG直播片刻 與場外粉絲「神同步」

9
退役棒球手周思齊孖阿信合唱

10
五月天母校結他社遭粉絲擅闖拍片 台灣師大附中 學生溫柔勸退 阿信當年社辦早已拆除

11
阿信漫畫教材吸納新生 怪獸結他技藝高爭拜師

12
五月天阿信溫柔一蹲 用額頭貼手鼓勵身障歌迷 傳遞音樂以外的力量

13
阿信是最會帶動童心的一顆星星 小女孩舉牌 長大要嫁「信哥哥」

14
五月天阿信擁抱女歌迷掀粉絲吃醋 社交網徹夜狂哄 演唱會後凌晨回應:空氣擁抱 不是末日

15
「五月天」重返傳奇地標 再登台北101 巨型海報登場 團貓「菜頭粿」驚喜亮相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