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務署現時管理超過4,000公里的地下雨水及污水渠道,渠道約有50年壽命,但香港不少舊區的渠道已使用超過30年,故需要定期檢查及按需要進行修復,加上污水渠道長期暴露於腐蝕性氣體中,地下渠道亦因老化及損耗逐漸出現結構問題。渠道一旦出現損毀,有機會造成地下渠道塌陷,對公眾安全、交通及環境帶來影響,需要進行預防性修復,以避免事故發生。
該4區過去10年現11次路陷
渠務署工程師陳裕棠在記者會上表示,渠務署將推行工務計劃項目,項目名為「九龍、沙田及西貢污水幹渠修復工程」,將塌陷風險較高的污水幹渠進行渠道修復工程,經考慮包括用閉路電視觀察渠道狀況、過往塌陷紀錄、塌陷後果以及渠道位置等,現時決定先維修沙田、西貢、牛池灣及土瓜灣四個地區,總長度約2公里的污水幹渠,工程涉資6億元。
該四個地區過去10年發生11次路陷,具體維修位置包括牛池灣附近一段龍翔道、土瓜灣一段由土瓜灣道,經貴州街、旭日街、崇安街、庇利街及崇平街,伸延至土瓜灣基本污水處理廠的道路、沙田污水泵房附近一段源禾路;及西貢市及對面海之間西貢海範圍海底污水幹渠。他們亦將於今年上半年展開顧問研究,為全港的地下雨水及污水渠道推行系統性的勘察及預防性的修復工程,以減低渠道老化所帶來的潛在影響。有關工程撥款會適時向立法會財委會申請。
過去渠務署修復渠道時,最原始的做法是開坑式工程,即大面積挖掘路面,直接對渠道進行維修,但開坑式會影響交通和及渠道運作,若部分工程位於主要交通幹道,或難以疏導的渠道,便難以動工。渠務署後來改用無開坑式修復技術,避免對社區造成影響,而且施工期亦較短,其中涉及到「原位固化內襯修復技術」,此技術已經沿用20年之久。
另有「螺旋纏繞修復技術」
渠務署工程師梁灝駿在同一場合解釋,「原位固化內襯修復技術」原理就像「通波仔」手術,只需開一個小型造口,將幼細的管道伸入血管,到達目標位置時便吸脹波仔,若血管換成渠道時,該「吸脹的波仔」便會變成新的渠道內壁,以取替原本已經老化、被腐蝕渠道內壁。
實際操作上,先利用無人機械車駛入渠道,檢測渠管情況,再清洗渠管,然後將經樹脂浸漬的內襯軟管導入原有渠管內,以熱水或蒸氣進行內襯固化,等候其硬化後便完成一條新的渠管內壁,渠道壽命便能重新計算。
在特定的情況下,連「原位固化內襯修復技術」都無法使用,故渠務署現時引入最新的技術「螺旋纏繞修復技術」,即將以鋼加固的聚乙烯帶狀物料送入纏繞機,並進行纏繞工序,所造出來的渠道更為堅固,但由於該技術涉及中央數據系統及物料較為昂貴,故工程費用是「原位固化內襯修復技術」的五倍之多,目前只在去年10月時使用過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