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港聞部報道】黃智銓喜歡香港舊區的多姿多采,當中的歷史事迹亦吸引着他,但沒有特別指明某一個區,因他現居土瓜灣,很喜歡這個地方,除了作品《最後那十三街》外,未來會想以土瓜灣為靈感創作。他透露,可能不會再以機械為創作元素,改以虛擬技術,但仍在構思階段。
他指出:「作品愈來愈有香港的元素,現在住土瓜灣,很喜歡這個地方,覺得舊區有味道和有感覺,會想以土瓜灣為靈感創作,但仍未確定。」他續指出:「每個作品都有不滿意的地方,慢慢會覺得做作品像facebook上的timeline(時間線),看到改變和成長。」
或會考慮虛擬技術
黃智銓說,未來會繼續留在香港創作,但會把作品放到不同地方展示。被問到會否加入新元素?他笑說:「可能會不做機械,其實從沒有指定說要以哪一種類型或方式創作,覺得構思最重要。」他指出:「這些是我的工具,工具與時代會變,而現時的創作其實也有加入科技,如果有一日哪些元素可融入我的創作意念,成為一種表達,如虛擬技術,我或會考慮。」
黃智銓因畢業作品獲獎,讓他有勇氣給自己一年時間做全職藝術家,為此先在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學院做了一年全職的研究助理,之後更曾做四份與藝術相關的兼職,賺取到加拿大進修的學費,他現在已經是一名全職藝術家。他從加拿大回港後加入了一間創作公司,因為該公司的理念跟他相似,就是除了做商業,賺到的錢能用於自我創作,而他除了個人創作外,也喜歡與其他人合作,公司有提供合作機會,讓他可以團體形式做一個更大型及複雜的作品,從中學習和嘗試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