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港聞部報道】香港浸會大學的教授團隊於瑞士日內瓦舉行的第46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上,再次取得優異成績,參展的四個項目全部獲得大獎,包括三項評判嘉許特別金獎、一項金獎以及羅馬尼亞優異獎,而浸大是唯一一所本港院校,連續三年所有參賽項目均取得金獎。
浸大獲評判嘉許特別金獎的三個項目分別為計算機科學系張曉明教授的「唇語密碼技術」、中醫藥學院曾肇添中醫藥臨床研究講座教授卞兆祥教授的「腸易激綜合症療法」,以及生物系翁建霖教授和物理系副教授黃陟峰博士的「幹細胞療法醫療器材」;而化學系助理教授任康寧和副教授馬迪龍的「簡易快速測試食水中鉛含量的器材」則獲金獎。
儀器10分鐘測試含鉛
其中「簡易快速測試食水中鉛含量的器材」,以脫氧核醣核酸(DNA)為基礎,只需一部手攜式快速測試儀器,十分鐘內便可準確測試食水是否含鉛,較現有方法成本低且準確度和靈敏度高,亦方便攜帶。至於「唇語密碼技術」,同時結合了說話者唇部動作的生物特徵及可更改的密碼內容以提供雙重驗證,提高系統安全性,預計可應用於門禁系統及財務交易身份驗證等。
「腸易激綜合症療法」則是浸大中醫藥學院與中大醫學院合作,參考中醫的傳統方劑「痛瀉要方」,並修訂成一道用於治療腸易激綜合症—腹瀉類別的藥方,臨床測試證實治療效果理想,大部分服用複方湯劑八星期的患者認為症狀有所改善,停藥八周後亦未有復發。「幹細胞療法醫療器材」則是以一種基於生物相容性材料構建的體外無機納米基質(iSECnMs),在不需要添加生長因子或其他化學試劑的情況下,用於體外幹細胞培養及定向分化,希望有助神經退行性疾病、慢性疾病和退化性關節炎的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