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05月 01日
星期四
   | 氣 溫 : 25 度
搜尋新聞
簡体中文
即時新聞 視頻新聞 要聞港聞 社 評國際兩岸 財 經 娛 樂 體 育 馬 經 副 刊 昔 日

世盃明開鑼憂賭風更熱 各方留神防青年染賭癮
發佈日期 : 2022-11-19


卡塔爾世界盃明天開鑼,預計新一輪的睇波熱潮再起。不過,四年一度的世界盃均同樣是賭波高峯期,再加上今年世界盃的比賽時間是香港時間由黃昏6時至深夜不等,符合香港人的睇波時間,預料氣氛更為熱熾,賭波之風更盛。然而,近年青少年參與賭博問題愈見嚴重,因此在世界盃浪潮即將捲起之時,我們呼籲警方加強執法之餘,家長、學校老師及長輩等也要留意青少年參與賭博行為,避免因一時之快,而習染賭博,一生抱撼。

根據警方組織罪案及三合會調查科資料顯示,近年賭外圍波的非法活動有轉為網上賭博的趨勢,賭客毋須認識中介人「艇仔」、莊家,而是透過網上平台、通訊軟件或由網上廣告,自行登記,經網上銀行和虛擬貨幣轉帳,進行賭博。今年1月至9月期間,警方共偵破415宗嚴重賭博罪行,其中包括經營及管理非法賭場,較去年同期上升5%。警方並拘捕超過3,600名賭客,較去年同期上升17%。參考上屆世界盃記錄,警方亦進行大規模掃蕩行動,拘捕242人,檢獲1.3億元投注記錄及超過400萬元現金。

中國人雖說「小賭可怡情」,但是否人人有自制能力可以小賭而不會變為大賭,最終亂性,卻是一大疑問;尤其是年青人對於賭博因以至複雜的賭博世情掌握不多,一旦透過網上平台參與賭博,最終可能泥足深陷而不能自拔。

近年,上網已成了青少年的日常生活,尤其是在疫情下學校轉為上網課,更是他們每天接觸的事,有更多機會在網絡上接觸不良資訊,包括非法或網上賭博莊家的目標。而世界盃即將舉行,更是賭波的所謂興旺日子,對青少年的透惑更大,不得不提防。

警察臨床心理學家胡展鵬指出,研究發現指,約4成病態賭徒在年青時開始接觸賭博,平均第一次落注年齡增只得八歲,約在小學三年級時。去年6月,警方在一個百家樂麻雀賭場,拘捕七名16歲以下青年,其中五名為中學生,年紀最年輕僅13歲。青少年參與網上賭博問題漸趨嚴重,情況值得關注,不能掉以輕心。

警方表示將透過教育、預防、情報搜集、執法四管齊下,繼續打擊外圍賭波。我們絕對支持警方加強執法,打擊外圍賭波行為。不過,要防止有關行為,尤其是青少年參與賭博,單靠執法並不足夠,還需要家長及學校的努力,方可成事。

可是,一如胡展鵬所指,不少賭徒是由家長開始接觸賭博,甚至有家長鼓勵參與賭博,如「你好腳頭,你幫我揀三個號碼」等,令年輕人過早接觸賭博。在世界盃期間,不少家長可能與子女一同欣賞球賽,家長甚至在子女眼前進行賭上投注,令青少年容易耳濡目染,認為賭博並無不可。

因此,我們認為家長絕對有責任提醒青少年,參與賭博尤其是網上賭博有不少風險。一來,網上投注是用電子支付,容易令人不察覺實際開支多少,更易一下注再下注,泥足深陷。再加上不少網上賭博莊家非法經營,即使讓賭客或有幸贏錢,但最終可能挾款而逃逸,而賭客的個人資料隨時更有可能被非法利用,結果得不償失。

所以,家長必須時刻關注子女的狀況,並灌輸正確的金錢觀念,讓子女可以抗拒賭博誘惑。而根據心理學家所指,青少年沉迷賭博是有蹟可尋,他們或對身邊嘅事物完全不感興趣、金錢觀念改變或因錢而與家人或朋友爭執、或說謊,情緒亦可能出現轉變。因此,師長們應該多留意身邊的年青人,適當給予輔導與支援,確保青少年遠離賭博,並在有需要時向專業人士尋求協助。

世界盃熱潮是一時,病態賭博影響可以是一世。我們希望社會各方與警方攜手合作,預防青少年參與並沉迷賭博。

您可能有興趣:

1
羅淑佩「追星」心態未戒 留客消費成效 局長隻字不提

2
文體旅局不能本末倒置 大熊貓是國寶 不是明星陪襯

3
支聯會技術脫罪 難掩「外國代理人」真相 完善國安法合情理 防範外部勢力滲透

4
學生屢次偽造文書 僅被輕罰了事 中大校方縱容違法行為 令人失望

5
恐襲事件成功逃生的關鍵因素 在於反恐應急教育的普及程度

6
工業意外頻發背後 員工責任不容忽視

7
俄烏局勢不怕驟然惡化 唯恐溫水煮蛙漸走極端

8
兩電加價約1% 市民經濟壓力不輕 供應電力不穩定煩厭 須盡快解決

9
中日高級別政治對話 凸顯兩國關係漸穩定

10
政商民合作 成功辦大角咀廟會 夜光龍 街頭盤菜吸引外國旅客

11
入境處處長郭俊峯自製公關災難 審批奧蘇利雲來港 陷幾權謀私爭議

12
房屋署遷置彩虹邨住戶花15年過長 無強化社區支援 忽略待搬居民需要

13
內地經濟增長勝預期 利好因素眾多值期待

14
貨品份量減幅相當顯著 消費者購買力降夠慘情

15
大熊貓經濟如箭在弦 星級飼養員更添完美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