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 12月 10日
星期日
   | 氣 溫 : 23 度
搜尋新聞
簡体中文
即時新聞 視頻新聞 要聞港聞 社 評國際兩岸 財 經 娛 樂 體 育 馬 經 副 刊 昔 日

普洱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列世遺 反映中國茶歷史具備高度重要位置
發佈日期 : 2023-09-21


中國「普洱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日前獲通過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中國世界遺產數量增至57項,而這亦成為全球首個茶主題世界文化遺產。我們認為,今次申遺成功具有重要意義,既反映了中國是「茶的國度」,同時揭示中國茶在歷史中一直扮演著文明交流使者的角色。

中國「普洱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日前在沙特阿拉伯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45屆世界遺產大會上,獲通過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中國世界遺產數量增至57項,這亦成為全球首個茶主題世界文化遺產。公元10世紀以來,布朗族先民發現和認識野生茶樹,利用森林生態系統,與傣族等世居民族一起,探索出「林下茶」種植技術,歷經千年的保護與發展,形成林茶共生、人地和諧的獨特文化景觀。

「普洱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是保存完整、內涵豐富的人工栽培古茶林典型代表,由五片古茶林,九個布朗族、傣族村寨及三片分隔防護林共同構成,至今仍保持著蓬勃生命力,是中國農耕文明的智慧結晶,也是人與自然良性互動和可持續發展的典範。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為,普洱景邁山古茶林保護管理體系充分尊重了當地氣候條件、地形特徵和動植物種群,實現了對文化和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和自然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展現了山地環境下布朗族、傣族等世居民族人民對自然資源互補性利用的獨創傳統,而遺產構成要素中的村寨與傳統民居建築在選址、格局和建築風格方面,也體現了對生態環境的認識和利用。

文化和旅遊部副部長、國家文物局局長李群表示,中國將在加強規劃、應對氣候變化、鼓勵村民參與、規範旅遊發展等方面持續發力,確保「普洱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突出普遍價值永續傳承,並進一步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在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中承擔更多責任,為推動各國文明交流互鑑、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力量。

我們認為,今次申遺成功具有重要意義,重要一點在於今次是世界文化遺產,而不是世界自然遺產,說明這項世遺關注當地人工栽培茶樹及構建生態系統的技藝,彰顯了中國傳統農耕文明的智慧。與此同時,中國是「茶的國度」,栽培茶樹有6,000多年歷史,同時揭示中國茶在歷史中一直扮演著文明交流使者的角色。以普洱景邁山生產的茶葉為例,歷史上除了當地人享用,也通過唐代以來中國西部為進行茶馬交換而形成的商貿要道「茶馬古道」傳到鄰國,並逐步走向世界。

您可能有興趣:

1
40日有薪侍產假極夢幻 抱留人手與否拭目以待

2
展示國家發展成就重要 妥善處理遷館應同重視

3
國家自主研製飛機挑戰波音等壟斷地位 首訪內地以外城市即選址香港展示實力

4
內地市場更重視真唱 香港藝人靠實力加持

5
中醫遏上呼吸道感染爆發 醫衞局應參照內地作部署

6
明愛醫療事故結果反映錯漏 細節決定一切必須改善到位

7
公屋升降機居民出入命脈 房屋署須確保安全兼穩定

8
智慧醫院概念逐步實踐 病人受惠科技輔助治療

9
證監會梁鳯儀指「無法可執」推諉責任 應向財庫局求援完善法例 非坐以待斃

10
虛擬資產交易平台接連有「詐」 證監會執法被動 投資者教育失敗

11
跨部門演習添市民參與 有助增加公眾居安思危

12
人手短缺應多元方案解決 科技與輸入外勞相輔相成

13
要求警方打擊白牌車不切實際 運輸局應順應時勢 盡快納入規管

14
醫護須細閱各細節 環環相扣人命攸關

15
不法之徒行騙手法層出不窮 市民須主動增防騙「免疫力」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