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 09月 23日
星期六
   | 气 温 : 30 度
搜寻新闻
繁体中文
即时新闻 视频新闻 要闻港闻 社 评国际两岸 财 经 娱 乐 体 育 马 经 副 刊 昔 日

新冠结束警惕仍须保持 疫情恐有一天重临全球
发佈日期 : 2023-05-22


世界衞生组织较早前宣布新冠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衞生事件,然而新冠疫情风险不再处于高水平,不代表人们就可以放下警惕。我们认为,新冠疫情给人类上了一课,全球应该趁目前汲取经验,继续关注全球医疗衞生健康的课题,毕竟致命病原体的威胁可能存在,疫情恐怕终有一天会重临全球,现在是为了未来能更好应对可能出现的疫症的时机。

世衞组织在5月5日宣布,新冠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衞生事件」。三年多前,世衞组织宣布新冠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衞生事件」,这是世衞组织依照《国际衞生条例》所能发布的最高级别预警。

这对于抗疫之路而言终于迎来了阳光,但这不代表人们就可以放下警惕。事实上,世衞组织已经因应另一种可能更致命病原体的威胁仍然存在,提出加强治理、融资、系统和工具的行动框架,正商议有关协议,让世界更安全应对各种紧急情况,同时要推动不同地方的政府建立更好的医疗系统及支援。世衞组织强调,要终止医疗衞生方面的恐慌状况,应建立一个具包容性、一致性的体系。

至于在香港,Omicron病毒的威力没有比以往的病毒株更大,社会更广泛使用抗病毒药,减低了病毒的威胁。随着医疗系统、院舍和公众的抗疫能力增强,本港在去年下半年开始逐步放宽防疫措施,并开始復常,政府对新冠疫情的管理,亦过渡到如普通上唿吸道感染一样。

不过,医学的流行还在,流行的病毒还在。新冠肺炎持续在全球传播,威胁并未完全解除,这是人们不能松懈的其中一点,而从疫情三年的病毒爆发情况来看,未来波浪式出现新冠病毒或者新冠疾病的流行可能是全球常态,类似于人类与流感、单纯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爱滋病毒的关係。新冠疫情给人类上了一课,全球应该趁目前汲取经验,继续关注全球医疗衞生健康的课题,毕竟致命病原体的威胁可能存在,疫情恐怕终有一天会重临全球,现在是为了未来能更好应对可能出现的疫症的时机。

您可能有兴趣:

1
香港天然气供应更趋多元化 电力供应更稳定助安居乐业

2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列世遗 反映中国茶歷史具备高度重要位置

3
证监会打击JPEX案失责在先 黄乐欣态度轻佻 推诿责任

4
警方商罪科JPEX案果断执法 大快人心 证监会阻截太慢 苦主讨回钱机会近零

5
首场虚拟资产违规平台执法败阵 证监会调查乏力 未能保护投资者

6
数码港系统遭黑客入侵 资料惨被盗取必须正视

7
社会各界同心搞活夜市 活动要精彩价格要相宜

8
烟花匯演重临维港上空 华丽夜景反映持续復甦

9
大学迎新营屡爆非礼强姦指控 反映部分年轻人守法意识薄弱

10
打击滥用二元优惠计划 凌晨时分必须加强巡查

11
祁湛明访问中国 缓和紧张成关键

12
体现保持沟通重要性 各层面稳住中美关係

13
违契执法无可厚非 为免扰民须找平衡

14
团体举办活动 毋须斗大 斗排场 高官减少出席无必要活动实好事

15
金砖国家接纳新成员 影响力势将持续扩大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