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 04月 27日
星期六
   | 氣 溫 : 29 度
搜尋新聞
簡体中文
即時新聞 視頻新聞 要聞港聞 社 評國際兩岸 財 經 娛 樂 體 育 馬 經 副 刊 昔 日

周五 工商專業新經濟 - 打破傳統界限 培育下一代中醫師
發佈日期 : 2022-08-05



隨著科技迅速發展,不少創新技術應用於改善醫療儀器或治療方法上。與科學研究密不可分的西方醫學自然是最大得益者,令人意外的是科技進步同樣有助推動中醫教學發展。中醫乃中國傳統醫術,歷史源遠流長,一直被認為與西醫理念南轅北轍,治療手法也變化多端。如講究下針準繩度的針炙治療,中醫師如何在病人身上找出正確穴位十分重要。有工程師忽發奇想,利用3D打印技術製造出作教學用途的「針灸銅人」,並以擴增實境技術(AR)將人體逾370個穴位精準呈現在銅人之上,令中醫學生更容易掌握施針技術。


 


對修讀中醫的學生來說,針灸療法是必修一課,不過紙上談兵遠不及親自嘗試來得實際。然而針灸銅人成本高昂,很多院校只配置少量道具作教學用途,學生只能以小組形式輪流練習,效率甚微。在2021年初,一眾中醫及科研專家和香港醫學博物館研發出本港首個以3D打印而成的針灸銅人,有望解決道具不足的問題。該次研究成果不但解決針灸銅人成本高昂的問題,還結合了AR元素,以聲音、文字、圖片等方式加入對應穴位資料,如穴位與病症的關係,讓學生更好掌握穴位,有望提升學習效率。該發明不但成功在香港工程師學會創意獎比賽2021中獲得「發明」獎項,更可於本港作公眾教育及中醫學生訓練之用。


 


更重要的是,該發明成果同樣打破了科技與傳統中醫的界限。人工智能A.I.是近年創科研究的焦點所在,甚至正運用在西醫診症上,例如醫生可以利用A.I.分析病人的X光片輔助診症;同樣地,A.I.也可以應用在中醫的舌診、面診,這無疑突破了傳統中醫的「望、聞、問、切」。可惜的是,A.I.在正式應用前需要吸納很多大數據(Big Data)作分析、學習用途,中醫在這方面顯然並未成形,因此離落實A.I.應用尚有一段距離。展望未來,足夠的醫學數據能支持A.I.在中醫學上再有突破,打破傳統和科技的隔膜,繼續推動蘊含中國傳統文化的中醫傳承。


 


 

您可能有興趣:

1
周五 市况總結 - 唐人- 恒指收17284 四連升累漲逾千點 科網表現參差 金融內房接力推上

2
周五 金星匯 - 李慧芬 - 注意力從中東轉向經濟數據 油、金、債獲利回吐

3
周五 真金白銀 - 金價2300 待GDP數據考驗

4
周五 巾幗英雄傳 - 京能清潔具多重催化劑

5
周五 財經脈搏 - 美國在科技及金融上的最後霸權

6
周五 搵錢幫 - George Yeung - 「AIGC第一股」出門問問掛牌市值逾50億

7
企業簡訊

8
周四 市况總結 - 唐人 - 恒指升穿17200 創今年收市新高 牛氣似重現 成交增至近1300億

9
周四 投資世界 - 常歡 - 人瑞人才 數字人才需求激增 扭虧為盈

10
周四 五行大贏家 - 聶振邦 - 恒指要企穩16,500點或見挑戰 選股重防守性可選東航

11
周四 澤星週記 - 方澤翹 - 安樂工程核心業績穩建 收息之選

12
周四 金星匯封面故事 - 港醫藥股慘跌1年

13
周四 慕容風談股 - 慕容風 - 創業板「小」 事回顧(4月15日至4月21日)及同景近能源低價要約分析

14
企業簡訊

15
周三 市况總結 - 唐人 - 大行看好中港股 恒指收升逾1.9% 科網金融走俏 紫金跌3%最差藍籌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