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05月 01日
星期四
   | 气 温 : 25 度
搜寻新闻
繁体中文
即时新闻 视频新闻 要闻港闻 社 评国际两岸 财 经 娱 乐 体 育 马 经 副 刊 昔 日

政制局局长曾国衞口蜜腹剑 当港人是蠢材 难守「两制」
发佈日期 : 2020-04-24



前入境处处长曾国卫脱下制服,穿上西装,以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的身份,踏进立法会议事厅,并首次接受传媒简短访问。记者昨天问他在入境处处长办公室摆放国家主席习近平肖像的瓷碟一事,曾国卫试图淡化,轻描淡写地指仅是办公室佈置,推诿是过份解读。如此诡辩,可见他把港人视作蠢材。奉迎不嫌丑陋,却敢做不敢认,口蜜腹剑,嘴甜心狠。曾国卫另一特色是事事以内地为优先,还推介个人强项是「过去与内地不同部委合作相处,相信可以胜任」。我们把两件事串连来看,一个只顾向习近平作个人崇拜,又以跟内地官员「合作」引以为傲的问责官员,香港人绝不会相信他能够坚守「两制」。


曾国卫在台前看似低调,实质台下积极部署,稳攀高位。综观其言谈,足见两点特色:一是口蜜腹剑;二是讨好内地。先不论政策,人未登位,即花边新闻连场。


曾国卫在任入境处处长期间,接受左派杂志专访时,身后摆放了国家主席习近平的肖像,成为政圈热话。传媒昨天问他做法是否为了政治表忠,曾国卫认为只是办公室的佈置,大家毋须过度解读。


我们认为,曾国卫能够攀上政府高职,绝非愚蠢之辈,政治悟性不弱。他却把事件推诿是「过份解读」,过于无私显见私了。家,本应最大,但在曾国卫的眼中,宁可天天相对「习大大」的照片,而非娇妻等家人,这是何等奇怪的逻辑。有些人喜公私分明,办公室不会有家人照片及私人物品;有些人为了营造「爱家人」的亲厚形象,就会放满伴侣及子女的照片;有些人为了显示重视团队的形象,会摆放与同僚的合照等,林林种种。


若果曾国卫摆放与习近平的合照,还可理解成炫耀他与「某大大」的关係,又或者合照珍贵。然而,曾国卫放上「主子」习近平个人照片,倒是奇闻,还要是习近平照片的瓷碟,我们倒好奇这个摆设是他自己花钱购买,还是有人赠送呢?赠送的人是谁人呢?难道是「习大大」见面礼?把「习大大」瓷碟相放在办公室是用来每天膜拜吗?这些是港人满脑子的疑团。


我们大胆假设:曾国卫可能把「习大大」瓷碟相放在办公室是「护身符」,连特首林郑月娥都不敢解僱他,因若此人要收拾物品离开,岂非要把「习大大」也一併打包离场,这是找死吗?政治不正确也!由此路进,经过曾国卫扶摇直上之路,商人应生产「习近平墙纸」,或成畅销产品,给建制派或有意从政者当「护身符」,贴在家中或办公室吧!


曾国卫另一特色是仅讨好内地。他推介自己时说,虽然非政务官出身,但自己在入境处任职33年,亦担任处长4年,入境处有超过9,000名员工,因此相信自己的行政管理经验相当丰富。内地事务方面,入境处工作需要和内地机关协调,累积很多相关经验,而且并非一定要做过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副局长才能升上局长。香港人正是害怕一个只懂与内地「合作」的局长,忧心重「一国」轻「两制」,听曾之言,看来港人应要高度戒备,这位局长随时「出卖」港人。

您可能有兴趣:

1
罗淑佩「追星」心态未戒 留客消费成效 局长只字不提

2
文体旅局不能本末倒置 大熊猫是国宝 不是明星陪衬

3
支联会技术脱罪 难掩「外国代理人」真相 完善国安法合情理 防范外部势力渗透

4
学生屡次伪造文书 仅被轻罚了事 中大校方纵容违法行为 令人失望

5
恐袭事件成功逃生的关键因素 在于反恐应急教育的普及程度

6
工业意外频发背后 员工责任不容忽视

7
俄乌局势不怕骤然恶化 唯恐温水煮蛙渐走极端

8
两电加价约1% 市民经济压力不轻 供应电力不稳定烦厌 须尽快解决

9
中日高级别政治对话 凸显两国关係渐稳定

10
政商民合作 成功办大角咀庙会 夜光龙 街头盘菜吸引外国旅客

11
入境处处长郭俊峯自制公关灾难 审批奥苏利云来港 陷几权谋私争议

12
房屋署迁置彩虹邨住户花15年过长 无强化社区支援 忽略待搬居民需要

13
内地经济增长胜预期 利好因素众多值期待

14
货品份量减幅相当显着 消费者购买力降够惨情

15
大熊猫经济如箭在弦 星级饲养员更添完美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