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07月 27日
星期日
   | 气 温 : 29 度
搜寻新闻
繁体中文
即时新闻 视频新闻 要闻港闻 社 评国际两岸 财 经 娱 乐 体 育 马 经 副 刊 昔 日

审计署早轰无做好野生动物管理 渔护署以捕杀野猪掩饰工作疏懒
发佈日期 : 2021-11-20


渔护署于上周野猪「袭警」案后,随即颁布「杀猪令」,并于前晚「大开杀戒」,以食物诱捕野猪下山进食之时,施放麻醉枪后,再将昏迷野猪打毒针「赐死」,做法引起社会批评是泯灭人性,剥削动物生存的权利,为野猪发声的名人愈来愈来。我们再翻看一份由审计署于2019年11月发表的衡工量值报告,当中已详细清楚指出渔护署在野生动物管理的如何不足,今次渔护署以捕杀野猪,只是掩饰工作长期疏懒,责任不在于野猪,而是一群比猪更懒的渔护署官员。

渔护署的政策急转弯、矛盾反覆已是令公众无所适从,我们再翻看一份由审计署于2019年11月发表的衡工量值报告,当中已详细清楚指出渔护署在野生动物管理的如何不足。

审计报告指出,渔护署负责野生及流浪动物滋扰的监管工作。野生动物或会偶然离开其自然栖息地并进入市区。被遗弃或迷途的驯化类动物也可能会在街上流浪。野生动物和流浪的驯化类动物可能会在市区造成滋扰(例如噪音、衞生和安全问题),而政府当局的工作目标是管控此类滋扰。渔护署曾接获有关动物滋扰的投诉,涉及噪音、衞生和安全问题。其他投诉涉及例如发现野生动物出没、发现野生雀鸟的巢,以及要求渔护署捕捉流浪动物。

野猪闯入社区滋扰市民的事件不时发生,审计报告批评负责处理相关投诉的渔农自然护理署监管不足,65%需渔护署人员到场处理的投诉个案,有关人员没有现身,21%投诉回覆有延误,最长延误63日。

其中1宗投诉涉在2018年11月渔护署接获市民电邮投诉,数码港海滨公园内有很多野猪日间出没,要求署方跟进。但渔护署人员在1个月后才以电邮回覆指正密切监察野猪情况,若投诉人需紧急协助应与香港警务处联络,渔护署没有到场处理该投诉,也没记录原因。

据渔护署纪录显示,截至当年5月31日共77处野猪滋扰黑点,当中47%未有涵盖在渔护署的野猪捕捉及避孕或搬迁计划行动范围内,该计划会使用免疫避孕疫苗为雌野猪絶育,需定期捕回被注射的雌野猪进行妊娠化验,然而截至今年5月底,注射了疫苗后放回野外的64只野猪中,只有6只(9%)再被捕获以进行妊娠化验,数目过少以致未能评估疫苗成效。

这点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审计署明言「当局有必要扩大禁餵区,以涵盖此等黑点」。惟其后没有得到渔护署就相关意向的实质改动,换言之,现今市民于餵饲黑点外之餵诱行为,即不属触犯《野生动物保护条例》中的「禁止在指明地方餵饲野生动物」。2019年审计署已有先见之明,时至今天,渔护署仍是未有做好这方面工作,怎叫人不气愤呢!

您可能有兴趣:

1
罗淑佩「追星」心态未戒 留客消费成效 局长只字不提

2
文体旅局不能本末倒置 大熊猫是国宝 不是明星陪衬

3
支联会技术脱罪 难掩「外国代理人」真相 完善国安法合情理 防范外部势力渗透

4
学生屡次伪造文书 仅被轻罚了事 中大校方纵容违法行为 令人失望

5
恐袭事件成功逃生的关键因素 在于反恐应急教育的普及程度

6
工业意外频发背后 员工责任不容忽视

7
俄乌局势不怕骤然恶化 唯恐温水煮蛙渐走极端

8
两电加价约1% 市民经济压力不轻 供应电力不稳定烦厌 须尽快解决

9
中日高级别政治对话 凸显两国关係渐稳定

10
政商民合作 成功办大角咀庙会 夜光龙 街头盘菜吸引外国旅客

11
入境处处长郭俊峯自制公关灾难 审批奥苏利云来港 陷几权谋私争议

12
房屋署迁置彩虹邨住户花15年过长 无强化社区支援 忽略待搬居民需要

13
内地经济增长胜预期 利好因素众多值期待

14
货品份量减幅相当显着 消费者购买力降够惨情

15
大熊猫经济如箭在弦 星级饲养员更添完美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