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美国日前商定成立经济领域工作组,将定期、不定期举行会议,就经济、金融领域相关问题加强沟通和交流。值得留意的是,经济领域工作组包括了「经济工作组」和「金融工作组」,反映中美均认定这两个范畴的重要性,同时成为中美在这两大范畴互相试探的重要平台,避免发生不可预估的情况。
根据中央电视台日前的报道,为落实中美两国元首峇里岛会晤重要共识,根据国务院副总理、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何立峰,与美国财政部部长耶伦达成的共识,中美双方商定,成立包括经济工作组和金融工作组的经济领域工作组。「经济工作组」由中美两国财政部副部长级官员牵头,「金融工作组」由中国人民银行和美国财政部副部长级官员牵头。两个工作组将定期、不定期举行会议,就经济、金融领域相关问题加强沟通和交流。
经济领域工作组反映了中美均对经济与金融这两个范畴的重视。事实上,中美之间经歷了贸易战和科技战,但美国没有佔到便宜,反而让中国变得更加强大,所以接下来很可能转向金融战。金融战一旦发生,情况与后果都未可料,因此「金融工作组」将变得很重要,至少可以为接下来可能爆发的金融战做好准备。
与此同时,以前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是刘鹤,现在换成了何立峰,头衔也变成了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美方并没有深入接触,所以成立这个经济领域工作组,也是双方试探的一个重要平台,避免出现不可预估的情况。另外,美方一直希望达成11月APEC峰会的「习拜会」,但现在还未确定中国领导人是否会出席峰会,在这背景下,美方也要有另一种方法对华,「经济工作组」在这时候就能发挥一定作用,可作为谈判平台,帮助美国企业抢佔市场,这也是回应美国国内商界的反对声音。
事实上,美国大选明年举行,打压中国的举动必然持续发生,但也许未能投入太多的精力,因此经济领域工作组正好是一种战略的调整和试探,是一种战略调整。 |
您可能有兴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