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05月 09日
星期五
   | 气 温 : 28 度
搜寻新闻
繁体中文
即时新闻 视频新闻 要闻港闻 社 评国际两岸 财 经 娱 乐 体 育 马 经 副 刊 昔 日

夺命工业意外 摧毁完整家庭 香港基建工程多 问题须正视
发佈日期 : 2023-09-28


尖沙咀柯士甸道地盘工业意外导致两名工人死亡,外界质疑有人在过程中无依法採取合适措施,而行政长官李家超前日亦表明必须依法依规追究。夺命工业意外摧毁完整家庭,发生一宗都嫌多,偏偏即使相关法例的极严重罪行最高罚款增至1,000万元,致命工业意外仍然时有发生,确实让人扼腕。千万罚金难抵一命,惩罚只是无可奈何的处理办法,但重要的是必须从设计到监督都予以改善,才能尽可能地减低意外发生的风险。本港基建工程量多,建造业人手又不足,上述问题必须严肃跟进并正视。

分判商「沈氏创建」负责人沈玉权(62岁)昨日被捕,保安局局长邓炳强出席扑灭罪行委员会会议后见记者时指出,不排除稍后会以其他罪名拘捕有关人士,包括误杀。邓炳强强调,有关当局会十分严肃地处理今次事件,不会放过任何一丝证据。至于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表示,如果证实今次工业意外有任何人不依法例,当局一定会依法追究,形容会「一直追到『大判』」,强调不会因为分判制度,「连责任都被判走」。

政府的立场相当鲜明,就是必须追究到底。我们对此绝对支持,如果发现有人在事件中疏忽,甚至是失责,必须追究,否则难慰死者在天之灵,同时也让相关持分者轻视了工作环境的安全议题。

事实上,《职安健条例》的修订已经在今年4月28日生效,极严重罪行罚款额由50万元大幅提高至1,000万元,最高监禁两年。然而,根据建造业议会统计,提高罚则至今,至少有16宗工业伤亡事故,造成12人死亡。我们认为,罚则在前,仍然有相当数量的的工业意外发生,并造成人命伤亡,情况称不上是理想,某程度上更是反映建造行业在管理文化及工作文化上或早已出现系统性问题,因此承建商和分判商在地盘安全上的权责,也必须确立。

对于死者的家属而言,千万罚金也难抵一命。在柯士甸道地盘工业意外中,分判商「沈氏创建」负责人沈玉权竟然可以失联一、两日后才现身;港珠澳大桥桥底有临时工作台在2017年倒塌,导致两死三伤,一名39岁外籍工程师直至昨日才经香港国际机场入境,被警方以涉嫌误杀拘捕及扣留调查,并且落案起诉,案件将于今日上午在沙田裁判法院提堂。

说实话,上述事例在情在理都说不过去,也说明了部分人在对待致命工业意外的态度上存在问题。我们期望,工业环境从设计到监督都予以改善,尽可能避免惨剧重演又重演。

您可能有兴趣:

1
罗淑佩「追星」心态未戒 留客消费成效 局长只字不提

2
文体旅局不能本末倒置 大熊猫是国宝 不是明星陪衬

3
支联会技术脱罪 难掩「外国代理人」真相 完善国安法合情理 防范外部势力渗透

4
学生屡次伪造文书 仅被轻罚了事 中大校方纵容违法行为 令人失望

5
恐袭事件成功逃生的关键因素 在于反恐应急教育的普及程度

6
工业意外频发背后 员工责任不容忽视

7
俄乌局势不怕骤然恶化 唯恐温水煮蛙渐走极端

8
两电加价约1% 市民经济压力不轻 供应电力不稳定烦厌 须尽快解决

9
中日高级别政治对话 凸显两国关係渐稳定

10
政商民合作 成功办大角咀庙会 夜光龙 街头盘菜吸引外国旅客

11
入境处处长郭俊峯自制公关灾难 审批奥苏利云来港 陷几权谋私争议

12
房屋署迁置彩虹邨住户花15年过长 无强化社区支援 忽略待搬居民需要

13
内地经济增长胜预期 利好因素众多值期待

14
货品份量减幅相当显着 消费者购买力降够惨情

15
大熊猫经济如箭在弦 星级饲养员更添完美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