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07月 24日
星期四
   | 气 温 : 30 度
搜寻新闻
繁体中文
即时新闻 视频新闻 要闻港闻 社 评国际两岸 财 经 娱 乐 体 育 马 经 副 刊 昔 日

基因编辑令社会不公 设计婴儿之风不可长
发佈日期 : 2018-11-29


深圳南方科技大学副教授贺建奎宣称透过编辑基因技术,改造人类胚胎,令一对双胞胎婴儿能够先天对爱滋病免疫,成为全球首例。我们昨天听见贺建奎为此研究成果感到自豪,感到极度心寒,这些透过改造基因而诞生的「设计婴儿」根本没有必要,可说是颠覆了「人类」的定义,创造了新的物种。这类以「活人」作试验的手法不受约束,将来有钱人可以透过编辑基因来创造IQ爆棚的人上人,从伦理上亦加剧了社会不公。近年,一些「生物黑客」已不断在网络指导「DIY生物」,甚至开公司敛财,指可在人死后帮助保存脑部,并把意识上传至电脑等计算设备(mind uploading),做法已经踩过界。


贺的研究骤似替爱滋病患者谋福,但双胞胎是否真的终身免疫呢?现没法论证,亦未知是否真有其事,但他的手法绝对是违反生物医学伦理。贺昨天在研究会上宣称,透过基因组编辑诞下对爱滋病毒免疫的女双胞胎「露露」及「娜娜」的父母,都事前知悉有关风险,最后选择于母体植入两个胚胎,诞下双胞胎。双胞胎出生后健康良好。


被问及会否公开这对双胞胎的身份及如何证明今次基因编辑研究有效令双胞胎预防爱滋病毒?贺没正面回应,但指会长远跟进他们的健康情况。我们认为,贺的说法俨如先为这项研究附上「免责声明」,究竟会有多长远来跟进呢?婴儿的成长漫长,贺的寿命能否「永世」跟进吗?一旦出事,他将如何修正及补救呢?今次贺建奎的研究,究竟在「成功」例子的背后,牺牲了多少个胚胎和未经使用的精子呢?这是涉及了生命伦理的考量。


我们反对以「活人」来试验,这跟日军侵华期间,「731部队」在中国反覆作人体实验有分别吗?日本NHK电视台近年播出的纪录片《731部队的真相》引起极大迴响,其中提到部队在哈尔滨的驻地有专门进行鼠疫实验的场所,研究人员会将数名囚犯关进房间内,散布鼠疫病菌,使囚犯全部感染细菌,并观察他们发病情形,以评估作为武器的可行性。部队曾培养伤寒桿菌,并注入水果中,再让囚犯进食,让他们受尽折磨,直到死亡为止。


基因改造人类胚胎是否符合道德及伦理,一直是医学界一个引发争议的议题,西方等国家更禁止一切与改造人类基因有关的研究。基因编辑技术发展迅速,现阶段未能完全确保安全,而且已衍生出各种「非必要」的应用;例如去年10月在美国三藩市一场生物科技会议演讲上,前美国太空总署(NASA)生物化学研究员、「生物黑客」Josiah Zayner就网上直播以针筒注射基因编辑工具至左前臂,意图编辑一种肌肉生长抑素基因,声言或会使其左手肌肉发大,引起中外传媒热烈追访。这种改造身体突破人体极限的工具,究竟是治疗疾病抑或改造出新物种呢?界线如何划分呢?


「生物黑客」亦令到生物科技渐从大学科研实验室,经互联网再渗入到每家每户,当人人闲时可以自行上网学习及购买物料来自行合成DNA,已具有极大潜在危机,即使在美国亦无法规管。一间名为Nectome公司甚至推出死后保存脑部的服务,把意识上传至电脑等计算设备(mind uploading),由于服务尚未推出,未知真伪,但暂已有廿多人排队报名。神经科学家Ken Hayworth就提醒,这有点像鼓励人们自杀,以保存他们的脑部,做法已经踩过界。


科技可以助人,但亦可以杀人,为人类会带来无穷祸患,必须小心处理。就贺建奎的个案,我们认为中国必须严查、严管,以及向国际社会作出交代。

您可能有兴趣:

1
罗淑佩「追星」心态未戒 留客消费成效 局长只字不提

2
文体旅局不能本末倒置 大熊猫是国宝 不是明星陪衬

3
支联会技术脱罪 难掩「外国代理人」真相 完善国安法合情理 防范外部势力渗透

4
学生屡次伪造文书 仅被轻罚了事 中大校方纵容违法行为 令人失望

5
恐袭事件成功逃生的关键因素 在于反恐应急教育的普及程度

6
工业意外频发背后 员工责任不容忽视

7
俄乌局势不怕骤然恶化 唯恐温水煮蛙渐走极端

8
两电加价约1% 市民经济压力不轻 供应电力不稳定烦厌 须尽快解决

9
中日高级别政治对话 凸显两国关係渐稳定

10
政商民合作 成功办大角咀庙会 夜光龙 街头盘菜吸引外国旅客

11
入境处处长郭俊峯自制公关灾难 审批奥苏利云来港 陷几权谋私争议

12
房屋署迁置彩虹邨住户花15年过长 无强化社区支援 忽略待搬居民需要

13
内地经济增长胜预期 利好因素众多值期待

14
货品份量减幅相当显着 消费者购买力降够惨情

15
大熊猫经济如箭在弦 星级饲养员更添完美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