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報道】渠務署在去年開始進行了一系列跟進工作,包括120項小型改善工程,而目前有11項雨水排放系統改善工程正在進行,當中包括觀塘區秀雅道蓄洪計劃。秀雅道遊樂場蓄洪池容量約6.4萬立方米,建成後將成為本港第二大蓄洪池,工程預計於2028年完成。
渠務署署長莫永昌表示,署方去年開始進行了一系列跟進工作,包括120項小型改善工程,大部分在第一季完成。至於目前有11項雨水排放系統改善工程正在進行,地點包括北區、觀塘、元朗、港島南部、尖沙咀等,預計會在今年至2030年間陸續完成。
去年起進行120項小型改善工程
渠務署助理署長蔡榮興表示,其中位於觀塘的秀雅道遊樂場會興建地下蓄水池,在暴雨期間收集並暫存地面徑流,再將雨水經翠屏河排出大海,紓緩下游的水浸風險。工程採用「一地多用」概念,在蓄洪池上蓋重置秀雅道遊樂場,優化原有的足球場、公共及休憩設施等。
署方表示,觀塘市中心一帶地勢相對平坦,部分雨水管道排洪能力亦不足,過去暴雨期間曾出現水浸,工程可以提升區內防洪能力。秀雅道蓄洪池容量約6.4萬立方米,即約等同26個標準泳池的容量。工程於前年9月開展,預計2028年完成。有關方面本月底將再向立法會申請撥款,進行七項雨水排放系統改善工程,令全港蓄洪池容量較現時增加一倍,上述工程涵蓋超過20萬立方米的蓄洪池,以及超過10公里的雨水渠長度,希望進一步改善各區的排洪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