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 04月 02日
星期日
   | 氣 溫 : 21 度
搜尋新聞
簡体中文
即時新聞 視頻新聞 要聞港聞 社 評國際兩岸 財 經 娛 樂 體 育 馬 經 副 刊 昔 日電子報

放寬入境檢疫限制做法可取 支持審慎評估加快復常步伐
發佈日期 : 2022-09-24


行政長官李家超昨天公布四項入境檢疫措施,包括取消入境旅客的強制酒店檢疫,容許接受為期3天的家居醫學監測,以快速抗原測試陰性檢測結果證明,取代登機前48小時的核酸檢測陰性證明等等。我們歡迎特首以務實有序的方式放寬入境檢疫限制,並期望政府能夠進一步與外國對接,放寬甚至取消限制,方可吸引更多外地旅客以至商界人士來港。

政府昨天公布的四項新安排,可說是千呼萬喚。新安排相信有助減少本地居民和海外旅客來港的障礙,為旅客帶來便利。而政府容許未完成疫苗接種人士返港,符合《基本法》港人有權自由出入境的要求。至於回港易及來港易不設上限,亦為往後與內地進一步通關做準備。

經歷了兩年多的防疫控疫後,香港各行各業飽受到衝擊;本來,疫情在全球肆虐,不同的地方經濟亦受影響,相對上香港情況未必落後於其他地方。可是,隨着病毒漸弱、疫情漸轉輕微,外地政府早已調整對策,逐步撤消入境限制,在這情況下香港政府仍然嚴厲限制入境,香港的旅遊以至營商吸引力自然大減。

政府昨天公布的四項措施,絕對是務實的一步,但我們擔心這些安排仍然未能有效令香港經濟回復活力。雖然措施是便利來港人士,但其實只做了一半,新措施帶來最大的便利是讓香港人出外旅遊或工幹時回幹較為方便,可是由下周一起旅客仍需要有三天的醫學監測,換句話來說他們在來港後首三天仍未能出外參與不同的活動、或觀光或消費,這無疑大減遊客來港的吸引力。

再者,香港目前仍有黃碼、藍碼之分,凡是未接種三針疫苗者皆不能進入食肆、戲院、主題公園以至不同的娛樂場所。然而,外地政府雖然也鼓勵市民接種疫苗,但不少人對於疫苗仍然有保留態度,亦未必所有地方或所有旅客願意或有機會接種疫苗。政府此項限制,不單是令香港未有接種疫苗者不便,同時亦為未接種疫苗的旅客帶來不便。

即使完成了疫苗接種的旅客,入境後也要申請臨時疫苗通行證,而且香港目前仍然有社交距離等種種限制,相對於其他地方控疫仍然嚴格,試問在這情況下,香港又怎能吸引旅客。

一直以來,香港人以靈活變通、有效率為外地人士所稱頌,但過嚴以至未能與並進的防疫政策,只會令香港靈活不再。看近日香港航空樞紐和金融中心的全球排名下跌,各行各業競爭力正迅速下降,而我們的競爭對手新加坡積極進取,爭取國際商機,令關心香港經濟前景的人不禁着急起來。

過去三年因疫情而停擺的經濟,要恢復過來並非一朝一夕,因疫情而要離職轉行的人或服務,難在短期內再回到服務崗位上,我們期望當局採取更積極行動,及早撤銷所有防疫措施,讓香港與世界各地重新接軌。否則,行動越慢,香港復常之路只怕更是慢慢長路。

您可能有興趣:

1
許龍一奪亞巡賽分站冠軍 高球普及化踏出第一步

2
法國強推退休改革掀工潮 馬克龍或陷政治麻煩泥沼

3
中國致力勸和促談 美方質疑不切實際

4
天文台新增極端酷熱級別 保障勞工健康須各方配合

5
運輸局建議收費方案 恐難讓三隧分流成真

6
港鐵事故頻生 癥結未解 天文數字罰款 於事無補

7
表達意見何須隱藏身份 倡撤禁蒙面法動機不良

8
環球政經局勢變化甚速 市民投資必須警惕風險

9
迎全面通關機遇盡展所長 西九助中外文化藝術交流

10
旅遊業具重要價值 對外宣傳必須做好

11
中央提到組建中央港澳辦 體現並反映國家對港重視

12
粵港澳大灣區經濟融合 香港擁有獨特優勢

13
專營巴士車資申加幅驚人 獅子開大口嚇煞普羅市民

14
扎實推進「一國兩制」不是口號 港人有責任在不同領域說好故事

15
禽流感疑美洲肆虐 傳染病警覺須維持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