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 06月 08日
星期四
   | 氣 溫 : 31 度
搜尋新聞
簡体中文
即時新聞 視頻新聞 要聞港聞 社 評國際兩岸 財 經 娛 樂 體 育 馬 經 副 刊 昔 日電子報

陪審員「加薪」是紅利 維護公義非看相關津貼
發佈日期 : 2023-05-04


司法機構向立法會財務委員會提交的文件顯示,計劃把陪審員每天津貼,由現時的每天930元增至995元,增幅7.1%,而普通證人最高津貼增至每天665元,增幅6.7%。面對通脹,相關津貼有所調整實屬合理,否則市民當陪審員時只會心中抱怨。不過,我們必須指出,陪審團制度是香港法律體制中最重要的特點之一,在審理刑事案件時,首席陪審員會在所有其他陪審團成員及被告人面前,公開地在庭上告知主審法官陪審團是裁定被告人有罪或無罪,而在死因研訊中,陪審團則會裁定死者致死的原因及確定與事件有關的情況。由此可見,陪審團成員在香港法律體制中存維護公義的特點,絕非看相關津貼如此簡單。

根據司法機構向立法會財委會提交的文件,計劃把陪審員每天津貼,由現時的每天930元增至995元,增幅7.1%,而普通證人最高津貼增至每天665元,增幅6.7%。至於專業人士及專家證人最高津貼,現時是每一天3,210元或不超逾四小時的1,600元,建議增至每一天3,290元或不超逾四小時的1,640元,增幅為2.5%。文件指出,考慮到2020年第三季至2022年第三季的僱員每月整體就業收入中位數及僱員每月分層就業收入中位數的變動,以及2020年4月1至2022年4月1日的政府醫生中點薪金變動,故建議上調陪審員和普通及專家證人的津貼,並已獲政府批准,稍後會修訂相關法例。

文件表示,立法會司法及法律事務委員會上,委員對有關加幅並無意見,而按照機制,陪審員與證人的津貼每兩年檢討一次。

面對通脹,相關津貼有所調整實屬合理。不過,陪審團制度是香港法律體制中最重要的特點之一,在刑事案件審訊中,陪審員須根據案件中的事實,決定案中的被告人是否有罪。在死因研訊中,陪審員則須決定死者的致死原因及與死亡事件有關的情況。審訊時,主審法官會決定陪審團可聆聽甚麼證供,然而在陪審團考慮裁決時,則由陪審團自行決定給予有關證供多少比重。陪審團商議的內容須絕對保密。陪審員務須小心,切勿與陪審團成員以外的任何人士談論案件。

司法機構指出,出任陪審員是每一位合乎資格的香港居民應盡的責任。雖然出任陪審員有時會帶來不便,然而香港是一個法治社會,擁有透明度高的法律制度,陪審團所扮演的角色尤為重要,因此出任陪審員也是一種榮幸。我們絕對認同上述觀點,陪審團成員在香港法律體制中存維護公義的特點,絕非看相關津貼如此簡單。

您可能有興趣:

1
推諉同為受害人不管用 愚蠢非涉騙案脫罪理由

2
配偶共用長者醫療券 相關手續須小心拿捏

3
運輸署車牌查冊指引不清不楚 新聞界冀相關條文寫得更清晰

4
朝鮮半島局勢須以溝通代替對峙 按雙軌並進思路重啟有意義對話

5
疫情加劇精神健康危機及發病率 政府分配人手資源宜優於其他科

6
港鐵感謝日源於服務延誤 市民寧要零故障多於補償

7
准未畢業大學生投考 作用有限 政府須改變職場文化 挽留人才

8
立法強制舉報虐待兒童方向可取 政府給予培訓等配套措施更重要

9
極端酷熱天氣悄然來襲 市民警惕意識有待提升

10
日出康城拆走主力牆 港鐵 屋宇署處理溫吞

11
落實與內地器官移植法律框架可達雙贏 社會應明白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道理

12
債務上限危機帶來短暫震盪 美國經濟衰退才屬真實風險

13
長洲飄色政治選材激減 市民發洩不滿渠道漸少

14
6中學生策劃炸彈恐襲案 情節嚴重 揭示老師應早辨識激進化傾向學生

15
中美關係舉足輕重惟遇困難 華盛頓須棄打壓心態免窒礙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