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 12月 04日
星期一
   | 氣 溫 : 21 度
搜尋新聞
簡体中文
即時新聞 視頻新聞 要聞港聞 社 評國際兩岸 財 經 娛 樂 體 育 馬 經 副 刊 昔 日

周三 星火研究室 - 孫天欣 - 中美對台關系緊張隨時誤判
發佈日期 : 2022-08-10

孫天欣


中國解放軍連續三日針對佩洛西「窜訪」台灣的圍台軍演於周一結束,台灣股市似乎很快就收復失地,台北交易所加權指數近日反彈2%又回到15,000點水平。台灣民眾亦似乎也管不了春風秋雨,任由東風導彈由上空飛過。


 


反而,中美之間的角力卻更形緊張。橋水基金創辦人達利歐(Ray Dalio)發文,指中美之間的對台角力,是典型的「開戰之路」(classic path to war)。如果繼續一路走下去,其最終引起的衝突將較俄烏戰爭影響更大。


 


結論「你知我知個單眼佬都知。不過看數據感覺又有不同:首先中國佔全球貿易份額是俄羅斯的八倍,佔美國入口產品19%,一旦中美貿易變成目前俄美貿易的情況,可以想像全球供應鏈將會大亂、屆時美國通脹將會比現時嚴重N倍。供應鏈會崩潰、經濟直插谷底、通脹飈升。


 


中美目前的兩強對峙,極似一戰及二戰以及其他戰前時期的情況。無論在國防開支、軍隊數目、兩國人民的相互觀感,皆極具指標性作用。


 


下圖顯示中美兩國的軍費開支佔全球比重,可以看出兩者的軍費開支正在逐步拉近,其中美國的軍費開支更主要集中在太平洋地區。此其一。


 


其二,下圖是最近的美國民意調查,顯示80%美國人對中國印象負面,與早年比較升勢急速,其國民對中國印象與對俄羅斯印象益發接近。


 


 達利歐又引用統計上的標準差來計算近年中美衝突程度。標準差顯示為高出平均數1.2個標準差,讀數處於以往主要戰爭衝突的高位。當然,統計未必代表事件會惡化,有時大家讓步情況又可好轉。例如古巴導彈危機時標準差讀數達到0.9,但最後危機成功解決未致釀成惡果。


 


佩洛西窜訪台灣,觸發解放軍軍演、中央政府與美國中斷多方面對話,亦顯示台灣可隨時被「關」,令人關注的不單是台灣的前路,更令人關心芯片可能無法「出台」,而美國繼續「支台」似乎亦作用不大。


 


當然,中國所表達的訊息極為清晰,就是一中是外交政策底線,至於美國會否以升級對峙來回應,以至進入一個惡性循環,不斷加碼,目前實在難以估計。


 


在達利歐Changing World Order之中,其中有一章就講到中美關系及戰爭,原來早已預測了這個「第四次台海危機」以及「不必要戰爭的風險」(The Risk of Unnecessary War),愚蠢的戰爭總是來自不斷的回應升級。


 


歷史顯示,一個走向弱化的帝國尤其會發生這種不必要的戰爭風險,因為任何讓步將被視為失敗。而台灣目前景況就是如此,雖然保護台灣對美國而言似乎不合邏輯,但當中國攻台而美國沒有作出回應,則將被視為軟弱,到時候美國的「小弟們」又會如何看待這個「大佬?會否失去國內民眾支持?


 


目前,唯有希望美國方面先放慢回應,毋須急著出牌,以免雙方在「戰場上」再次誤判。


 


 


 

您可能有興趣:

1
周五 市况總結 - 唐人- 恒指升49點 險守17000關 11月累挫0.4% 連跌四個月

2
周五 勇闖股場 - 岑智勇 - 慧聰集團蝕讓業務 小股東無發言權?

3
周五 金星匯 - 李慧芬 - 同程旅行盈利倍增 核心業務創新高前景可期

4
周五 搵錢幫 - George Yeung - 進一步增加ESG元素 領展息率6厘有吸引力

5
周五 財經脈搏 - 綠色草原上的光明未來 內蒙的光伏能源發展

6
周五 BMA 環球攻略 - 加息期結束 金價半年高

7
企業簡訊

8
周四 市况總結 - 唐人 - 期指結算日 港股插穿17000關 美團遭洗倉挫逾12% 最差藍籌

9
周四 勇闖股場 - 岑智勇 - 中國金茂分拆REITs 獲批 料上海A股上市

10
周四 金星匯 - 李慧芬 - 新鴻基公司穩健發展前景可期

11
周四 慕容風談股 - 慕容風 - 一間可能受惠減息周期的工業股

12
周四 五行大贏家 - 聶振邦 - 銀娛業績表現回暖 股價處逾一年低屬吸納良機

13
周四 澤星週記 - 方澤翹 - 彩客新能源轉型成功 明年有望突圍

14
企業簡訊

15
周三 時髦基金 - 唐人 - AI大模型擴應用範圍 商湯前景宜看高一線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