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 04月 26日
星期五
   | 氣 溫 : 29 度
搜尋新聞
簡体中文
即時新聞 視頻新聞 要聞港聞 社 評國際兩岸 財 經 娛 樂 體 育 馬 經 副 刊 昔 日

協助政府解釋政策 不等於洗腦式唱好 香港電台不是政府新聞處
發佈日期 : 2020-06-12


香港電台顧問委員會新成立的工作小組日前召開首次會議,外界關注香港電台的編輯自主會否受影響。本身是牙醫的顧委會主席陳建強在會後指出,自己提議香港電台有責任以「正面態度」製作關於「港版國安法」。這位「牙醫主席」簡直侮辱了傳媒人,門外漢在指點江山,不知媒體為何物,他所說的,是「洗腦式唱好」,英文叫做「Propaganda」,而非「報道」、「分析」或「探討」。我們認為,港台以公帑營運,有責任協助政府向市民「解釋」政策,甚至比其他媒體更應花時間製作更多探討政策的節目,但絕對不是「一面倒唱好」,因港台不是政府新聞處,不應只做「宣傳機器」,失去廣播機構應有的中立。

署理副廣播處長陳敏娟小姐請辭,9月1日離任。縱使她以健康理由退下,但外界仍相信與政治壓力有關。我們不作揣測,但絕對理解她的決定,祝願她一切安好。近年,港台捲入的政治風波為歷來最嚴重,從前線職員至管理層均面對極大壓力,無論情緒智商有多高,均心力交瘁。文革式的批鬥,從來不是香港人的生活模式,奈何有群人總是對這玩意樂此不疲。

香港電台成立於1928年,至今已有92年歷史。時至今日,香港電台面對的形勢較當年複雜得多,更一再捲入政治風波,例如是節目《頭條新聞》中的「驚訊」環節接獲大量投訴,節目在今季後暫停;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批評香港電台記者在英文節目《脈搏》之中,訪問世界衞生組織高級顧問艾爾沃德時的提問有違「一個中國」原則,更直斥廣播處長梁家榮作為香港電台總編輯,必須對此負責。

直至上月,政府宣布成立專責小組檢討香港電台的管治及管理,而當時社會已擔心香港電台會變成官方喉舌。顧委會新成立的工作小組日前召開首次會議,「牙醫主席」陳建強在會後不諱言,自己向香港電台提出希望製作有關推動「港版國安法」、「一國兩制」、培養公民國民身分認同等節目,透過節目讓市民充分了解「港版國安法」的立法原意,有正確認識,避免造成任何誤解。他指出,沒有就節目製作內容作出任何指示,只是提出相關方向,包括要用正面及負責任的態度去做,正面將「港版國安法」的背景、因由和細節向市民解釋清楚。

儘管「牙醫主席」表示,自己同意全面的節目應有多方面聲音,包括反對聲音,但一句「正面態度」說法,已讓外界擔憂不已。說實在,香港電台以公帑營運,有責任協助向市民解釋政策,但絕不要一面倒唱好政府,否則便有失廣播機構應有的中立,兼與政府新聞處角色重疊。

政府新聞處的工作目標是通過報紙、電視、電台及雜誌等大眾傳播媒介,為政府與市民架起溝通的橋樑,而使命是「提供專業公關意見,宣傳政府政策、服務,為香港於境內外建立確切形象」。由此可見,「為政府宣傳」這一目標,早已有政府新聞處擔起,根本毋須香港電台再參一腳下來。事實上,香港電台是廣播機構,應該要有一定的中立,而不是一面倒唱好政府政策,反而政府新聞處可以自行製作一些資訊,再放於香港電台上播放。

香港電台的節目方針,儘管有責任協助政府解釋政策,但同時應該容許保留一定的空間,把市民聲音與意見反映出來,而並非滅絕市民的不同意見。香港電台的定位應該更細緻,在協助政府解釋政策的同時,不能失去廣播機構應有的中立,否則會與政府新聞處角色重疊,最終只會變成四不像。

您可能有興趣:

1
香港特色吸引遊客 展現活力新潮形象

2
政府牙科診所服務供不應求 待7小時作初步登記苦了病人

3
密閉空間工程高風險 持分者須常保持警惕

4
開發應用程式絕非為趕潮流 政府部門須從實際角度出發

5
朔爾茨任內再訪華 中德兩國細談合作

6
貨品價格大不同 做個精明消費者

7
中東地區戰火連綿 各方應該保持克制

8
全運會粵港澳合辦 如何呈現讓人期待

9
屋宇署早年發出消防安全指示 華豐大廈16年未遵辦讓人詫異

10
黃錦星任內籌備垃圾徵費工作極為鬆散 一味靠吹欠細節 指定袋重新招標淪笑話

11
科考破冰船遠道而來 市民親睹感受大不同

12
中國東南亞影響力漸增 地區對美國信心正下跌

13
法國外長就任後首訪華 反映中法深化交流合作

14
數碼港5大缺失釀資料外洩 外界感詫異的確無可厚非

15
市民投資前須做足功課 如有懷疑尋求專業協助


首頁